为羰基KBr/Oxone氧化苄位C-H
相关推荐
-
南京农业大学章维华、夏青课题组Green Chemistry:可见光促进EDA复合物引发的亚磺酸钠与芳基重氮盐的磺酰化反应
导语 芳基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发展绿色.高效.低成本的芳基砜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章维华.夏青课题组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发展了可见光促进EDA复合物(ele ...
-
【有机】Nature Chemistry:光催化模拟木脂素生物合成中的“非经典”氧化反应
五味子科药用植物遍布东欧和亚洲各地,众多研究表明,来源于其中的天然产物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都与分子中高度氧化的木脂素结构二苯并环辛二烯(DBCOD)相关. ...
-
细思极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透明的金属
审核专家:甘强 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应用化学博士 你知道如何制造镜子吗? 镜子的制造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透明的玻璃表面镀一层不透明的金属膜(现代制镜通常是镀银),使其表面能够成像.那么,为什么玻璃透明 ...
-
Algar-Flynn-Oyamada反应
反应机理 2-羟基查尔酮在过氧化氢氧化下发生环化,得到苯并吡喃酮. 首先发生过氧化氢阴离子对羟基查尔酮的亲核加成,在这种条件下发生共轭加成而不是Baeyer-Villager氧化.接着,烯醇进攻过氧键 ...
-
【人物与科研】中南大学阳华教授课题组JOC:可见光条件下以TMEDA为新型甲基化试剂实现含氮杂环C-H甲基化修饰
导语 甲基化修饰在生物医药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修饰方法.在生物学上,引入甲基修饰在影响基因表达和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药领域则利用这种"神奇的甲基效应"来提 ...
-
Chem. Sci.:氟碘甲烷作为氟甲基源的可见光介导的自由基氟甲基化反应
由于氟原子具有高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半径和良好的亲脂性等特点,含氟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材料科学及医疗诊断等领域.氟原子的引入能够改变化合物的亲脂性.透膜性.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性质,因此,将 ...
-
【全合成】Baran 《JACS》(+)-Ingenol的简洁全合成
引言 该文第一作者为Steven J. McKerrall 通讯作者为有机合成领域大牛Phil S. Baran教授 该研究报道了结构特殊.复杂的二萜天然产物(+)-Ingenol的简洁全合成 ...
-
IPO周报:重庆银行“A+H”过会,汉弘集团“闯关”科创板却被暂缓审议?创业板注册制18只新股已“C位出道”
本周(8月24日-28日)IPO市场动态如下: 本周共计审核IPO公司21家,其中科创板6家,主板7家,创业板6家,中小板2家.从审核通过率来看,除汉弘集团"闯关"科创板暂缓审议外 ...
-
全球 Top 1000 计算机科学家 h 指数公布:中国 53 位学者上榜,张宏江居大陆科学家之首
5 月 27 日消息 据新智元报道,近日 Guide2Research 出炉了 2021 年世界顶尖 1000 名计算机科学家排名.美国 614 名科学家实力霸榜,中国 53 位学者上榜,张宏江居中国 ...
-
辱H奔驰高管很“牛”?这位留德学者更甚!
进击的熊儿子 |我慢慢的写,你们慢慢的读 据微博网友@康作茹 曝料,昨日(11月20日)中午12时左右,北京顺义中央别墅区发生了一起外国公司驻华高管因停车口角纠纷当众辱骂中国居民的事件. △微博曝料者 ...
-
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价值万金!(父母必读)
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妈妈说: 我要你做的,是一个贵族,而不是暴发户. 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在于是否懂得道理. 所以无论你多么富有,无论你在什么地方, 都要悟道习德, 只有这样,你才能 ...
-
近日,在青岛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买了无...
近日,在青岛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买了无座票的女乘客强行霸座,对于乘警的再三规劝,置之不理,拒不让座.期间还强词夺理,金句不断,怪话连篇,让人很无语! 当乘警让她腾出座位时,这位女乘客居然说:&quo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二)——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干货:34位名老中医高手的验方(含主治加减法)
干货:34位名老中医高手的验方(含主治加减法)
-
古典音乐新手村 | 德奥歌剧第一位代言人——莫扎特
提到歌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意大利,音调丰富的语言,人们热情浪漫的性格,迷人的自然与人文风格,这些都与歌剧的发展紧密相关.但在意大利以外,歌剧艺术在德奥地区.法国也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 ...
-
【观点】国外41位学者澄清“碳中和”的10个认识误区,特别是不能以“负排放”技术代替减排!<
来自瑞典.英国.奥地利.丹麦.德国.挪威.瑞士等国家的41位大学教授和学者(名单附后)联合发表文章,澄清关于净零排放目标和碳中和的10个误区. 气候危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无处不在.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