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马关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最终结局如何?
相关推荐
-
《马关条约》签订过程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抱着"争回一分是一分"的态度苦苦争执. 尽管接到了最后谕旨,李鸿章在第五次谈判中,仍然努力争取,就像"市井买卖,彼此争价"------ 1895年4月17 ...
-
清朝末年,一日本愤青刺伤李鸿章,反倒帮清朝减少1亿两白银赔款
1895年12月22日,世界第一张医学X光片横空出世,这张X光片,是X光的发明者伦琴为自己妻子拍摄的手部照片.伦琴妻子是世界照X光第一人,那么中国第一个拍X光片的人又是谁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就是大 ...
-
当不上战犯的石原莞尔:日本愤青眼中的日奸
智商爆棚,情商为负 1946年初的某一天,盟军驻东京宪兵司令部门口来了一个身着和服的老头,从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脚步和每次迈步时的痛苦表情中,不难看出他已时日无多.然而,他面对接待他的美军军官说的两句 ...
-
从刺杀李鸿章到日比谷纵火,日本在地狱之路上越跑越快
1945年8月,美国两颗原子弹彻底打懵了日本,结束了二战.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处在灭亡边缘. 从曾经的被欺负者到暴戾的入侵者,日本如何一步步奔向地狱之途?看完下面几个例子,或许能得出一些答案. 一.李 ...
-
73岁李鸿章在日本遭枪击,为朝廷减1亿两赔款,回国慈禧说了7个字
李鸿章作为中国屈辱的近代上中影响深远的一代重臣,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一而足.虽然他也有着拯救清政府的志向,也付出了行动.而李鸿章被诟病最多的是甲午战争和之后的<马关条约>,1895年3月1 ...
-
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都以这位德国首相为榜样,揭秘俾斯麦上位史
诸位看官,晚清时节我国李文忠公被那西人称为东方俾斯麦,就是日本国明治时期的首相伊藤博文亦以日本俾斯麦自诩,究竟这俾斯麦有何功绩,竟使东亚两大效法纷纷效法,且听小子慢慢道来. 俾斯麦全名奥托.冯.俾斯麦 ...
-
这位春秋时期的君主经常去调戏寡妇,结果被愤青刺杀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这四句诗出自<诗经.国风.陈风.株林>一篇,说的是陈灵公的淫乱生活. 如果说哪个女子是春秋时期最大的红颜祸 ...
-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跟日本说:如果敢割走此地,两国后代将永成世仇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日本的天皇明治天皇,日本也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 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 ...
-
他绰号野马,身高1.2米,成功刺杀7名日本军官,96岁仍健在
(说历史的女人--第1601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因历史原因,或者是信息的闭塞,大都不为人知了.比如抗日战争时曾涌现出的那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有 ...
-
抗战英雄李安甫:身高仅1米2的他,曾刺杀过多名日本军官
山东省德州市的乐(lao)陵,位于鲁冀两省交界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冀鲁豫边区的一部分,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抗战英雄李安甫便是其中之一,身高仅1米2的他,曾成功执行过多次刺杀日本军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