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中西贯通清代医学家]

(0)

相关推荐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及作者简介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简介]中医书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成书于清朝,由唐宗海撰写. [图书名称]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成书朝代]清 [作者] 唐宗海 [简介] 二卷.清·唐宗海(字容川)撰著 ...

  • 王云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概说

    中西汇通辩证脉学概说 [百度百科]中西医汇通派是受西方医学影响而出现的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该学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诞生,既用传统的中医思维思考问题,又利用现代的西方医术解决问题.中国传统医学因 ...

  • 清代医学家唐容川: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何以言水即化气哉? 01 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 ...

  • 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解释《灵枢•五色》面诊

    望形察色 形是肢体.色是面部.此理最微比脉更难.今且举其大略.使人得其门径.西医于察色未深考.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言五色命于 ...

  • 民国大家唐容川

    <血证论>,是清代着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

  • 唐容川《血证论》治血四法探讨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

  • 另外,唐容川《血证论》里面也有一些记载,...

    另外,唐容川<血证论>里面也有一些记载,他说口苦是胆热,这个和前面没有什么差别,口甘是脾热.口苦胆热用什么方子呢?用小柴胡汤加黄连,口甜用甲己化土汤(白术.甘草)加天花粉.茵陈.黄芩.石膏 ...

  • 唐容川本草问答摘录一20210310

    ​唐容川本草问答摘录一20210310 问曰∶辨药之法,以形色气味分别五行,配合脏腑,主治百病,是诚药理之大端矣!而物理相感又有不在形色气味上论者.譬如珀琥拾芥,磁石引针,阳起石能飞升,蛇畏蜈蚣,蜈蚣 ...

  • 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论》中称“人之...

    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论>中称"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通则血足 ...

  • 学习资料唐容川对气之发挥

    本文选自<本草问答评注> 唐容川进士对气之发挥,可补<内经>及汉唐以下诸家之不足,如云"水即化气",因"气著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 ...

  • 唐容川: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致

    续成丁,男,45岁,农机厂工人.1987年10月3日初诊:7年前车祸撞伤右头部,昏迷2昼夜.脱险后精神失常,四处乱跑,无片刻安静,或无故哭笑,答非所问.经山医二院脑血流图示:"双项脑A搏动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