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中国经典建筑之美

繁华背后 林海 - 大明宫词 影视音乐原声大碟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阿房宫赋》

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种美如仙境,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古典建筑。

它可能是气魄恢宏的宫鸾、千转百回的长廊;或者是曲径通幽的廊庑、简约古朴的亭台;又或者是诗情画意的累榭,巧夺天工的楼阁。

在这些宫、殿、亭、台、坛、廊、榭、庑、厢、舍、轩、斋、寝、楼、阁之中,分别表示着什么样的建筑?我们每个人或许并不明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一领略它们独有的古典美。

· 宫 ·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的分别,秦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处。

宫室一般朝南,其内部又分为堂、室、房等几个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处理公务或接待宾客的地方,不住人;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

即所谓'前堂后室',成语'登堂入室'本意亦源于此。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为尊。

 · 殿 ·

殿即为堂,汉以后习惯称堂为殿,后又多专指皇宫中的堂。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昔日洛阳繁华的街市、盛大的朝会等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有北山上幸存的宫殿还高耸而立,好象在为历史作证。

· 亭 ·

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从前已大不同。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依稀记得那令六一居士醉而忘返,水声潺潺,酿泉入画的醉翁亭。

· 台、坛 ·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离天更近,离地更远。或许这样的登高远眺,方显睥睨天下,居高临下的气概万千。

· 廊 ·

,通道也。入门穿廊,过前后厅。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

· 榭 ·

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庑 ·

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

· 厢 ·

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

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箱西箱。

有一种观点认为,箱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  “吕后侧耳于东箱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 舍 ·

厨无烟火室无妻,篱落萧条屋舍低。

“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  “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

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    “茅舍”、  “寒舍”等。

· 轩 ·

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原是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古时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叫轩。

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 斋 ·

斋,戒洁也。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

· 寝 ·

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

《尔雅·释宫》中说:  “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

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 楼 ·

楼者,重屋也。

暖风熏得游人醉,山外青山楼外楼

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

《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

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 阁 ·

,所止扉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

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有人说,建筑是物化的诗

其实,古典建筑比诗更华美

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如果说亭台楼阁是凝固了的诗

是如皋人文化的传承

那么水系绿廊则是流动着的诗

是如皋人心灵的栖居

或凝固的、或流动的……

唯有亲自前来,才有故事可说

(0)

相关推荐

  • 客家民居,客家人的智慧结晶

    梅州客家民居种类繁多,除土围搂.围龙屋外,一字屋.列杠楼.府第式.山寨式.四角楼.混合楼等亦内涵丰富,各具特色. 一字屋  中间为厅堂,厅堂两侧各有相称的一房或两房.由于规模小,不需投入大多的资金,适 ...

  • 颐和园的遗址1:赅春园、味闲斋

        颐和园的后山有好多清漪园时的建筑群,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始终没再重建,一直荒废至今.赅春园.味闲斋遗址位于竹板亭对面(从北宫门穿过后溪河后右拐,沿御道行200米).   赅春园.味闲斋平 ...

  • 【天 边】中国经典民歌-唯美中音萨克斯音乐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星星 天边有 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萌 远方有 一座高 ...

  • 中国经典建筑剖视图

    中国经典建筑剖视图,涵盖木构殿宇.楼阁.塔.城门.石窟.桥.民居等建筑. 李乾朗,1949年生,台湾台北人,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台湾传统建筑研究者,台湾古迹审查委员,台湾古迹维护志工,古迹修护研 ...

  • 手绘中国经典古建筑,美呆了!

    李乾朗,1949年生,台湾台北人,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台湾传统建筑研究者,台湾古迹审查委员,台湾古迹维护志工,古迹修护研究者,画家. "从儒释道观点来理解中国传统古建筑,是一个吸引人的 ...

  • 【穿墙透壁】中国经典建筑剖视

    【穿墙透壁】中国经典建筑剖视

  • 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 耿庆雷教授民居写生集萃

    作者:耿庆雷 本文作品已获得授权 抬笔落腕,墨舞纸端.青丝飞溅,馨幽韵雅.一笔一心语,一墨一飞花.耿庆雷以笔墨绘心中世界,用情谊待世人.他始终坚持初心,在艺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

  •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 ...

  • 100张中国经典传统花纹样式,美呆了!

    中华传统纹样,是民族的基因,和灿烂的文化瑰宝.这些符号承载的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历史,今天为诸位整理100张华夏经典纹样.这些花纹如果能应用到石材拼花或者雕刻上,是不是美呆了呢? 一.传统纹样经典收录 ...

  • 云肩,中国服饰的经典,太美了!

    .................................................. 云肩,也叫披肩,云肩是从隋朝(581-618)以后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 ...

  • 20首最美宋词:经典千古流传,尽显中国宋词巅峰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词是一杯最美的酒.它既能旷达豪迈.波澜壮阔,令胸襟开阔,潇洒超脱.也能如江南烟雨般细细密密,柔腻婉约,令柔肠百结. 既有看花开云卷的闲适,又有金戈铁马的雄壮:既有山涧般的清丽,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