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7副对联,洞见真正的大智慧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联

【感悟】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历来的所谓“红学”家们多在辨别真假有无上走入了歧途,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他们以假作真,无中生有,实在免不了受到这副对联的嘲笑。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智通寺”门联

【感悟】身后有余指的是所聚集的财富在自己死后也足够养家了,身后有退步时为贪欲驱使不肯缩手眼前无进路时才醒悟过来想起回头。

这副联语是对那些在名利场中贪求不已的人的一种讥刺和棒喝。贾雨村以为它“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他自己就是因为“忘缩手”才被革职的。书中说他当知府期间“未免有贪酷之弊”,虽没说出具体情节,但从他后来“乱判葫芦案”推断,肯定是见钱跟开,而且心狠手辣,干了些不可告人的勾当。贾雨村在官场中已经翻了一个小筋斗,作者从他眼里写出这副对联,就显得更有意思。然而他这种人是不会从中受到启示而回头的。书中同类的人还有许多,如贾赦、贾琏、王熙凤之类。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

【感悟】“世事”二句:意思是能把人情世故弄懂都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就是文章。上下句是互文,文义互为补充。练达,老练通达。明白社会上种种事态都属学问,精通世间的人情世故就是文章。

《燃藜图》再配上这副联语,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燃藜图》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寒窗苦读,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这副对联劝导子弟们去熟悉社会上的各种事态,以便做官,建功立业;同时教育子弟通晓人情世故,以便应酬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在社会上立足。宝玉这个封建阶级的“逆子”,是最讨厌这一套的。他不愿读所谓“治理”之书,无志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遇到这类说教或暗示,就受不了。

湘云曾劝他“会会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他当时就拿下脸来赶她走,并讥刺她:“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宝钗用同类话劝他,他也立即给她以难堪。贾政教训他时,他也同样反感,只是不敢流露而已。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

【感悟】淡淡的凉气笼罩梦境,春天的余寒尚未退尽;芳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美人喷出的酒香。

写这一联一画与写房内其他种种摆设器物一样,全用假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香艳故事”。为了讽刺掉在宁府这个臭水潭中的秦氏的堕落,并暗示她对宝玉的引诱,虽用侧笔烘染,涵意却明确无误.。拟作淮海艳句而不称“秦观”、“秦少游”,偏称“秦太虚”(第十一回写宝玉探望秦氏而掉泪时,再度重复),正为了取其姓同可卿,而用其字称幻境。这里,作者的用心,自不难窥见。

厚地天高,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孽海情天联

【感悟】无边的天地之间,可叹的是古今人们情丝总是割不断;沉迷情恋的男女,可怜的是对情爱的追求永远难满足。这副联语写在“太虚幻境'’的宫门之上,横批是“孽海情天”。

人世间男女情爱无处不有无时不在,难以割舍。人们义把“情”比喻为难以偿还的债。宝玉为古今“情种”,黛玉在世间“以泪还债”。因为“风月情债难酬”故宝、黛的婚姻最终是不幸的。天地虽然宽广,但可叹的是叭古至今爱情却受禁锢不能自在;世上有多少痴情的男子和哀怨的女子,然而可惜的是这男女的情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

【感悟】座中人佩饰的珠玉光彩可与日月争辉,堂上人穿着的官服色泽犹如云霞灿烂。珠玑即珍珠,圆者为珠,不规则者为玑。黼黻就是古代高官礼服上所绣的花纹。

荣国府正堂的匾和对联为皇帝和郡王所书,可见荣国府当年地位是多么煊赫。在古诗文中“珠玑”“黼黻”也常用来比喻辞藻华美有文采,故这副对联不仅反映贾府的高贵豪华,也兼有赞美贾府文采风流之意。这副对联是通过堂前座上人们的衣饰来形容贾府这个封建贵族世家的显赫权势和荣华富贵的。就艺术形式上看,对仗工整,形象鲜明,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充塞着珠光宝气的达官贵人的宴乐图。这样的描写与贾府后来衰败冷落的凄凉景象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口吟联语

【感悟】美玉放在柜子里等待高价出卖,宝钗置于奁匣中寻找机缘高飞。

这一句化用了《论语》中的一段内容:“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段对话翻译过来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块美玉放在这里,是装进柜子里把它藏起来呢,还是等待好价钱把它卖掉呢?”孔子回答说:“卖掉它,卖掉它,我等待买主来。”美玉。比喻孔子的才能,“卖掉”比喻到社会上施展才能,治理天下国家。常说的“待价而沽”的成语就出自《论语》这段话。贾雨村这句联语的意思是:我有了不起的才能等待人们来赏识。

第二句用的是志怪小说《汉武洞冥记》里的典故。传说汉武帝时有神女留下一副玉钗,后来开匣时,玉钗变成一只白燕飞走。贾雨村用这个典故,把自己比做玉钗,等待时机飞上云霄,即飞黄腾达;还隐含着一层意思是:意中人在深闺内等待着他(“时飞”是贾雨村的字)。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中的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 ...

  •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60:第五回精读⑤

    060 第五回精读⑤ 原文节选 批注精读 [批注]宝玉对警幻仙子"神仙姐姐"的称呼,不免让人联想到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的行为,而段誉与贾宝玉也是如此相似,都是多情种子 ...

  • 红楼中楹联的四重境界

    作者:侯莉 跨过一扇扇门,读门上一句句楹联,感悟着文字之后的力量.一副副楹联,如同一张张路引,指引着过往的路途,指点着相同文字下不同的人生和命运.门,通往另一个世界:楹联,让每扇门变得不同寻常. &l ...

  • 《太虚幻境石牌坊对联》赏析

    <红楼梦>第一回 读红品诗词-3 <太虚幻境石牌坊对联>赏析 文/墨吟 筱蕊 <红楼梦>里先后有两个人梦游了太虚幻境.首游者是甄士隐,其次才是贾宝玉,期间相隔该有十 ...

  • 红楼梦经典对联赏析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的诗词歌赋,蕴含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命运.同时也有很多对联,其中蕴含了很多生活哲理,红楼梦读来读去,读出了禅机.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几幅对联 红楼梦太虚幻境对联赏析 假作真时真亦假, ...

  • 太虚幻境宫门对联

    "太虚幻境"宫门的一副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横批是"孽海情天" 译文:情意比天高比地厚,可叹从古及今情爱绵绵无尽,痴情的 ...

  • 秦可卿在宝玉心中的位置说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秦可卿重要的交集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第五回. 尤氏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去宁国府看梅花,宝玉随同前往.宝玉午时倦怠欲睡中觉,秦氏先是安排上房内间,宝玉见房内画上是&quo ...

  • 《红楼梦》的五副对联,深藏智慧,值得回味!-致远书香

    《红楼梦》的五副对联,深藏智慧,值得回味!-致远书香

  • 《红楼梦》的5副对联 写尽了人生智慧

    <红楼梦>中的几副对联,只道是老生常谈,如今才明白,那些对联里的一字一句,都是人生.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还能无中生有? 进入社会后,方才了解,有些人为 ...

  • 《红楼梦》中5副对联,一字一句,写尽人生!

    ◆ ◆ ◆ 枉凝眉 陈力 - 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歌曲集原声带 三毛说:"<红楼梦>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书."  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读红楼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 年少时 ...

  •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看透世事,处处都有学问:通晓人情,遍地都是文章. 行走于世间,对人情世故的通达,会影响人生的走向,是左右人 ...

  • 《红楼梦》:一副对联是救命良方,贾家若能执行,不会被抄家

    <红楼梦>开篇两回都是"总纲",无数后面正文的线索,都能在前两回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局外人",就有智通寺那个又聋又哑的老和尚.关于他有什么秘密,要 ...

  • 红楼梦里最能警醒人的一副对联

    文/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二回里写到,贾雨村在智通寺门前看到一副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他顿时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 ...

  •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没有经历过世事,根本看不懂

    忘了在什么地方,哪一座庙门口,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非缘莫聚",下联是"儿女是债,或讨债,或还债,无债不来".应该就是这样写的, ...

  • 《红楼梦》里有几副对联,年轻人看了说肤浅...

    <红楼梦>里有几副对联,年轻人看了说肤浅,中年人看了说矫情,老年人看了说,这才是人生.   第一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普通人看不穿是非真假:  聪明人看穿了,自以为是 ...

  • 红楼梦中八幅经典对联,洞见人生大智慧

    难得糊涂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联 [译]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悟]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第一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