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涉及喘证的五汤证

(0)

相关推荐

  • 经方:大承气汤(阳明腑热,大肠便秘)

    大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 ...

  • UC头条:阳明类方三承气汤比较

    三承气汤是指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三方,三方药物相似,主药相同,配伍及适应症略有差别,现集而述之. 点击加载图片 承气者,为承顺胃气之下行之意.感染性疾病发热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容易抑制肠道蠕 ...

  • 十五章承气汤七方整理

    承气汤七方整理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 厚朴七物汤 上述七方为仲景腑证之方,在临床上要辨清辨明再用方. 经典要通,六经辨证要明,这为大道也.大道牢记,见病知源,对证下 ...

  • 医圣“张仲景”通便最为峻猛的方剂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治疗疾病,其中在里的阳证.实证,称之为"阳明病",具体描述为 180条.阳明之为 ...

  • 远怀说伤寒(15)——条文十八、十九、二十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1周前 18.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按:"解"即为解题的解,有问题就得解开啊,解便是解决问题,解肌就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承气汤证之第208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2021-06-08 08:51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1.纲领证 2.大承气汤证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

  • 中医治脂肪肝:五种证型,七点注意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现象,近年来发生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营养失调.大量饮酒.糖尿病.感染.药物性损害.代谢及内分泌障碍等. 大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往往使肝功能受 ...

  • 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承气汤类”方组归类并用总结

    白虎汤类 白虎汤 方组: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方用:阳明经表里俱热,烦渴大热汗出脉洪大有力者 白虎加人参汤 方组:白虎汤四味原量 人参三两 方用:伤寒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 ...

  • 第五节:里热证证治、栀子豉汤证及其它汤证的学习要点

    本期掌握热证的证治要点.熟悉经方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干姜汤方.麻杏石甘汤证.白虎汤证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方等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里热 ...

  • 血府逐瘀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血府逐瘀汤证 [渊源] <医林改错>. [病机]瘀血内阻胸部. [汤证脉症] 主症:胸痛,痛有定处. 副症: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 ...

  • 小陷胸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养生之家 小陷胸汤证 [渊源] <伤寒论>. [病机]痰热互结,阻于心下. [汤证脉症] 主症:心下痞闷,按之疼痛,或咳痰黄稠. 副症:恶心呕吐,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黄腻,脉浮滑或滑数 ...

  • 白虎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白虎汤证 [渊源] <伤寒论>. [病机]阳明里热炽盛,结实未成. [汤证脉症] 主症:壮热,大汗出,大烦渴,口干舌燥欲饮水.副症:腹满,谵语,或背微恶寒.若为热厥,则手足逆冷. 舌脉:舌 ...

  • 活络效灵丹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活络效灵丹证 [渊源] <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机]气血凝滞. [汤证脉症] 主症: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癥瘕积聚. 舌脉:舌质暗,边尖或有瘀点或见瘀斑,舌下络脉迂曲增 ...

  • 黄连解毒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黄连解毒汤证 [渊源] <肘后方>(录自<外台秘要>). [病机]热毒壅盛,充斥三焦. [汤证脉症] 主症:大热烦躁,口燥咽干. 副症:吐血,衄血:发斑,下痢,黄疸:痈疽疔毒, ...

  • 补中益气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浏览:168编辑:天鱼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8-19 20:46:14 养生之家导读:补中益气汤证主症: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脱肛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发热.下面小编为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