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家长坦言:“学霸”逆袭的6个方法...

1、小学时期,培养好习惯,比考100分还重要,很多孩子,读5年级以后,学习只能维持80左右,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孩子没有良好习惯的思维,1.课前预习比课后复习重要,2.认真写作业比快点写作业重要,3.学习深度比学习速度重要。

2、语文的单元测试,不要太在意分数,更应该关注,自己的错误和失误,哪些题是粗心扣分,下次如何避免,哪些题是基础没学扎实,如何查漏补缺,不要松懈,一定要认真,所有的大问题都是小问题积累的。

3、要“死磕”自己不会的题,比如很多3年级学生,以为最后一道题,让你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会了,这样的题型,就是考察你对文章的理解,越是害怕,越要多做,不断做,不断修改,尽量让自己的答案跟接近,以后你绝对不会出错。

4、孩子如果懒,不能惯,懒得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在思想上,“今天上课好累,先休息一下再说吧”,“今天作业好多,先玩会手机吧!”“今天作业来不及了,明天早上再赶吧!”相信我,就算这样懒,也做不到真正的放松。

5、孩子喜欢谈条件,不能惯。“我看一小时书,我就玩半个小时手机好不好?”“我考100分,你就给我买个新玩具好不好?”当孩子习惯谈条件,学习将不是他的乐趣,而是他交换的条件,可悲的是,还有很多家长喜欢用这样方式。

6、语文没有难度之分,只有数量之分,初高中以后的语文,难度没有加大,知识量多了,小学语文学扎实了,后期不用担心。小学2~6年级,可以用大阅读+小练笔的方式,每天30分左右。最近上海一4年级家长,坚持3个月后,孩子语文从75分,提升到93分,不仅仅学习效率增加,还学会总结公式,比如:

题型 1:写出故事的相关要素。
思路 1:具体的时间、地点或人物从故事里找到。
思路 2:起因、经过或结果用概括内容的公式作答。
公式:什么人+做了什么+结果

题型2:文章结尾的作用
公式: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题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下文,提出倡议,发起号召。

例题3: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分析:手法+目的
公式: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