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今冬何时“数九”?明年是“寡妇年”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一首在国内妇孺皆知的童谣了,也叫“数九歌”,很多几岁的小孩子就会背诵了。当然了,在各地的版本也是不尽相同的,毕竟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不一样,但是这些“数九歌”都准确的描述出了当地冬季的气温变化情况。“数九寒天,冷在三九”,那你可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数九”吗?为何在民间还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呢?2019年是“寡妇年”吗?

(1)2018年冬天何时“数九”?

老话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意思是说一年中最冷的天气是在“三九”那九天。而数九也叫“冬九九”,这是在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了,具体起源何时现在也是无从考究了。关于数九的记载,在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翻译出来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就开始数九了,然后每隔九天为“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即八十一天之后冬天也就结束了,春天也就来了。

古人之所以规定数九,而不是“数八”、“数七”,或者是“数十”,那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大的数字,并且其代表着最多、最大、最长久的意思,而九九八十一更是最大的数字,就像唐僧取经要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古人认为经过了81天之后,春天一定会到来。而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所以今年的数九是从12月22日开始的。

(2)“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冬至为何比年大?

在民间一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现在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春节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吗?在古时候其实春节是在农历十一月的,而过年就是在冬至节气当天。冬至节气在过去一直是十分受重视的,不仅是在宫廷,而且在民间也是很受重视。在冬至节气的时候,帝王及文武百官都会参加冬祭,而民间在冬至节气则会祭拜过世的亲人们。现在在有些地方,依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的。除此以外,还有着“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说的是在冬至节气当天阳气回升了,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又要进入下一个循环了。因此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了。

关于“寡妇年”在民间的说法是没有立春的年份,也叫“寡年”、“滑年”。而2019年的农历年确实一整年都没有立春。因为明年立春是在2019年2月4日,农历是2018年12月30日,而下一个立春则是在2020年正月十一日,所有农历2019年确实是没有立春的,是名副其实的“无春年”,即“寡妇年”。但是有的地方所流传的“寡年不宜嫁娶”的说法,这个是迷信的,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大家一笑置之就行!

不过在民间还有着“两春夹一冬,单被也过冬”的农谚,说的是立春在春节之前,即在年初和年尾分别又一个立春,那当年冬天的天气比较的暖和。另外还有农谚“冬在头冻死老牛;冬在中单衣过冬”,而今年冬至就是在月中,看来在春节期间也不会太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