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晓燕:《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总第134302期】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作者:巫晓燕
2021年3月2号下午,我来到虎林电影院,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女主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之后,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见到年轻的父母,从而展开一段笑中带泪的亲情故事。
电影的开头是贾晓玲为了让妈妈自豪一回,告诉她自己考上了艺校,而实际上她只是考上了成人本科。在宴会上贾母发现了真正的录取通知书,她想用一张假录取书哄母亲开心,结果弄得啼笑皆非,她虽然令母亲出丑,但母亲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还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回家,此时悲剧骤然降临,发生了车祸,母亲李焕英受重伤,深度昏迷,女儿贾晓玲追悔莫及,泪如雨下,她觉得亏欠母亲的太多、太多。
贾晓玲趴在母亲身旁痛哭,却在梦里穿越到1981年。1981年的贾母正直青春年华,亭亭玉立,而贾晓玲也被错认为贾母表妹。于是她便帮助贾母买了厂里第一台电视、参加排球比赛、找对象……使出十八般武艺,帮妈妈成为“人生赢家。”而当她看到李焕英在她裤子上缝补的可爱的图案时,才领悟到了现在和自己共处的李焕英也是母亲穿越过来的,一直是母亲在陪着她,帮着她完成自己的心愿。贾晓玲哭着、喊着,跑着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并且不时地回忆着和母亲温馨的日常,影片结束时,我意犹未尽,眼泪一直在流着。
电影中一个场景让我难以忘怀:晓玲坐着大巴车准备出去的时候,李焕英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送给女儿趁热吃,外面下着大雪,晓玲不放心母亲,让她坐车回去,李焕英为了不让女儿担心,买了票给她看,在女儿离开后,又偷偷退了票,走在雪地里,看到李焕英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落泪了,在我看来,那一副画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母爱的伟大!
当看到李焕英骑着自行车驮着贾晓玲不幸出车祸,李焕英躺在病床前,贾晓玲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这个场景让我突然想起我的妈妈,妈妈因为生我的弟弟,剖腹产出了意外,妈妈躺在冰冷的床上,我拉着妈妈的手,一个劲的摇着妈妈胳膊,一遍遍哭喊着妈妈不要离开我,任凭我怎么呼喊,妈妈最终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离开我们这个家,留下四岁的三姐和只有两岁的我。
“如果现实生活能像电影一样重新来过该有多好,那些逝去的亲人、那些曾经的遗憾、那些来不及的陪伴、就都能换一种方式去弥补……”虽然我没有得到过母爱,但是我的大姐替妈妈完成了心愿,把我和三姐养大成人。上帝是公平的,“关上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大姐把妈妈这个角色,诠释的淋漓尽致。记得我十二岁那年,我学着缝被子,因为不会用顶针,被子又厚,把大拇指扎的都是血,大姐抱着我就哭了,说我妹妹哪会干这个活啊!我知道是大姐心疼我,大姐就像妈妈疼爱我,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感谢大姐的养育之恩!
今年除夕,大姐和我视频,当我打开视频的那一刻,看到大姐在抹眼泪,我感觉大姐真的老了,毕竟已经是70岁的人了,大姐的所有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我们,现在过的很幸福,外孙长的非常帅气,也特别的懂事。大姐每次看到我都会告诉我别太累了,要保重身体,放下视频我也哭了,见到大姐就像见到了妈妈,大姐也是真的会心疼我的人,似水的母爱,潺潺流淌!
这部影片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告诉众人要珍惜眼前,珍惜身边关爱、关心你的人,爱留人间,不要留有遗憾,有时候,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一句“我爱你”胜过无数“对不起”!
作者简介
巫晓燕,出生在1965年雪花银装的2月。喜欢写作,1990年曾获得农场优秀报道员称号。从此我爱上了文学。想把生活的点滴,一生的喜怒哀乐,诸于笔端记录下来。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