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耀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图解析(中国古代绘画观后感系列2)

袁耀是清代画家,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袁江的画法,与袁江并称“二袁”,都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据说他们的后代也承袭了这种画法,就是到了我们现代,他们的作品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喜爱他们的作品,有些人还在进行临摹学习。本文对清代画家袁耀绘制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图解析如下:

1、绘画内容的方面

这幅画总体上描绘了风雨来临时的山中生活场景,从画中的树木长势、人物衣着、庄稼生长情况和风雨来势看,画中的季节应该是夏季,这个季节,风雨来临比较频繁。

近处,描绘了豪富人家的高楼大院,风雨来临前,有人正在登楼纳凉或迎风远眺,院落旁边是大片的农田,秋季庄稼正生长得旺盛;远处以很小的一角,描绘了小山岗上几株大树下居住的农户,正在收取晾晒的夏粮,那里有几间简陋的土墙草顶房子。在中间,是绘画的主体,右面是巍峨高大、险峻多姿的大山,山里有弯曲的道路连通着山间小亭和几处人家,山谷处,有水势旺盛的瀑布,飞流直下,通过廊桥,一直流向画面近处,来到画面最下端,汇流成河,河上架设简易木桥一座,上面正通行着驮负重物的健壮毛驴,后面是着急归家的赶驴人,他回家的方向,正通向近处的大院,在大树和巨石掩映下,有打开的院门和冲出的家犬。画面中间的左边是水面,也是山脚处,这里虽然描绘了一部分,但可以感受到水面应该很大,水面上有通行的船只。由于风雨快速来临,无论是农民、行船、赶路人,都加紧了行动,只有豪宅里的人处于悠闲自在的状态。从画中来看,树枝倾向一个方向,尤其是楼周围的柳树,全树的柳条都甩向了一个方向,可见,风力较大。远处,天空上有大片黑云飘来,天空虽然还透着亮,应该很快就要黑下来,这一切,烘托出一种特定时刻的生活场景,具有强烈的写实效果。

2、绘画技法方面

(1)云水采用烘染法,不勾线。(2)近处房屋较为繁复,采用界画技法,先细致勾勒,后轻染色,不过分强调,其余房屋较为简单,直接勾勒外轮廓,简单敷色,点到即止。(3)山石的画法,是界画房屋之外的重点,采用行笔出锋、顿挫、扭动、点划结合等笔法,形成了好像鬼脸、卷云、弹窝等形状,描绘了不规则的表面、怪异的外形、硬朗的质感,对每块山石都进行了细致刻画。山石阳面敷色青冷,而暗面,敷以暖色调的土黄色。(4)树木绘制的品种多,可以辨识品种的是画面中间的垂柳,树干采用勾勒、染以赭石,树冠直接点涂以绿色,个别为墨绿色,形成层次感。树木前大后小,表现了画面的透视感。(5)对于人物和毛驴、船,虽然采用简单勾勒,但形体准确传神,敷色时细心轻染,色不出格,用工细致。组成本幅画面的每一处场景,都描绘有外形细小的人物,构成了画面的主人,使画面场景具有十足的生活意味,虽然是山水画,有了人物,更加生动有趣,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人的大自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