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宛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史湘云曾说林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宝玉也觉得黛玉“素日小性儿”,紫鹃也说黛玉“小性儿”,常歪派宝玉。小性儿的黛玉,自然是爱生气的。她和宝玉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吵得人仰马翻,吵得心神俱疲。宝玉曾说: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也就是因为这样无休止的争吵,让宝玉赢得了众多男性的同情,看到宝玉做小伏低,看到宝玉作揖认错,就仿佛看到了女朋友生气时,无措又无奈的自己。但是呀,别光顾着同情宝玉。宝玉可不是笨嘴拙舌的钢铁直男,相反,他哄人的功夫可是一流。那天,湘云来了。宝玉和宝钗一起到贾母房中去看湘云。看着二人一起进来,黛玉便有点酸溜溜的,说宝玉幸亏被绊住了,不然早飞过来了。宝玉此时并不知道黛玉为什么生气,就拿话去堵黛玉,说只许同你玩,陪你解闷,不过是偶尔去她那儿一趟,就这样抢白。这时候的宝玉,就像是个愣头青,只想要讲道理,只想要辩是非,只想证明自己没错,是黛玉太小心眼了。当然,这样的沟通是失败的。黛玉越发气闷,抽抽噎噎哭个不住。宝玉知难挽回,也不怼黛玉了,也不讲理了,准备了几箩筐好话去哄黛玉,他顺着黛玉的话说,先说自己和黛玉亲近,再说我也是为我自己的心,把话又丢给黛玉,说难道你只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说得黛玉半晌无话,刚才的闷气也烟消云散了。她开始转移话题,今天这么冷,你怎么把披风脱了?宝玉敏锐地捕捉到黛玉已经消气了,他就委屈巴巴说,见你恼了,我就着急上火,就脱了。装委屈,博同情,显深情,宝玉用得娴熟,完美地化解了这场争吵。那日,大观园落红阵阵,飘飘洒洒落在宝、黛二人身上。共读《西厢》,是《红楼梦》中唯美的一幕。宝玉,一高兴,一动情,就口无遮拦,一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轻浮浅薄,让黛玉登时就怒了。看到黛玉气红了脸,宝玉才反应过来,道歉的话张口就来:“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宝玉态度诚恳,先认错,承认是自己莽撞了,黛玉的气也就消了一半了;再煽情,把自己放得很低,把黛玉捧得很高,哄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宝玉姿态有多低呢,说了一句轻浮的话,他就要变个大忘八,给黛玉驮一辈子碑,还不忘奉承黛玉以后是一品夫人。宝玉说的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他借着这不可能,表白了自己的心,也哄了黛玉的心。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心里不快。黛玉一句“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如同点了炸药桶,宝玉沉下脸,动了气,两人针锋相对,将素日的猜忌、不安、怀疑,全部发泄出来,一个气得黄了脸;一个气得吐了药;一个摔了宝玉,一个剪了穗子,闹得不可开交。袭人、紫鹃都劝不住,那些老婆子看闹大了,怕受牵连,连忙请来贾母和王夫人。是呀,哪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呢?不过是为着那深藏于心,难以言说的感情,不过是爱与不爱,懂与不懂的怀疑与确认。冷静了一天,宝玉就按捺不住了,又跑去潇湘馆了。还没进门先和紫鹃说:“你们把极小的事倒说大了。好好的为什么不来!”他好像忘记了昨天是谁和黛玉吵得翻天覆地。一进门,宝玉就挨着黛玉坐在床沿上,还笑说,我知道你不生我的气,但等别人来劝,倒觉我们生分了,先拉近和黛玉的关系;后又发挥无赖的水磨工夫,黛玉说去哪儿他就说跟到哪儿;最后煽情,“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宝玉的法子百试百灵,是因为他戳中了黛玉的心。他知道黛玉的心事,总是先强调二人的亲密,让黛玉吃下一颗定心丸;他知道黛玉心软,每每做小伏低,一副委屈巴巴的可怜样,让黛玉将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他知道黛玉重情,拐弯抹角诉真情,表真心,让黛玉毫无招架的能力。对于偏感性的女生来说,争吵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很多时候是情绪的宣泄,是求关心,求爱护。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讲理,让矛盾激化,不如先解决了心情,再解决问题。宝玉哄黛玉时,从来不是去分辩讲理的,他总是打出感情牌,先服软,再煽情,每次都说得黛玉心也软了,气也消了,怨也散了,怒火就这么熄了。而且,比起让人抓狂又无力的冷战,争吵很多时候是一种沟通。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宝黛二人找到问题的症结,扯掉了伪装的假意,露出彼此的真心,并借此确认彼此的真心。当明确彼此的心意后,争吵不再是恋爱的主旋律,宝黛二人的爱情更多了信任,多了从容,多了温暖,愈加开阔与美好。所以,当女朋友再生气的时候,不妨学学宝玉的哄人大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