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走自动化设备创新的80后自述

今天搭配一首刺心的歌曲,因为聊的是刺心的话题,线缆行业是目前从业人数较多的一个产业之一,特别是80后的一代从业人数相当之多,80后什么都没赶上,但又什么都遇上了!有人说现在是往死里坑这一代,寒门逆袭之路上,最大的考验从来都不是如何向上,而是如何抵御失去,一个人越长大,就越脆弱;对于这些小有所成又岌岌可危的80后而言,危机感似乎成了一种必然,因为得来的太不容易,才不能忍受失去;比穷跟更可怕的是再穷回去,最近拜访企业的频率比较高,接触的行业前辈也是多不胜数,看似老成的背影和白发点缀的笑脸后,竟多是80后,从供应商端口的部分总经理到生产车间主管,到客户端口的研发老大,清一色的80后,故而感叹颇多,线缆线束制造行业已整体步入80后的天下,但这时候的天下已然不是曾经遍地黄金的天下,却是线缆制造业最难的节点,线缆制造业其实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岌岌可危,高端制造业的创新,创造大部分在欧美掌控,低端制造业需要密集型劳动力的全部被我们本土的人力成本和厂房租金成本赶到啦印度,越南(在越南的中国工厂),泰国(线缆第二梯队,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向上不行,向下不甘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带我接触到一个走自动化设备创新的80后公司,东莞瑞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今天一起聊聊线束自动化,也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感悟.
总体来说,无论是传统的消费电子,家用电器,还是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折叠屏手机,5G或是物联网等,所希望实现的都是设备和设备的连接,设备和人的连接,以及人和数据的连接,这一切都离不开线束,线束也可以说是当今电子化、信息化时代行业中发展最快,市场需求量最大,安装最为方便的产品之一,从普及的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以及安防、太阳能、飞机、汽车和军用仪器设备等均广泛采用线束,而随着5G、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互联等的快速发展,线束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如何提高线束制造工艺以应对新的市场需求也是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线束的生产设备就提出啦更高的要求,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线束产量达到1280亿套左右,未来几年,受益于下游领域的拉动效应,我国线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特别在中国5G上马、家电、汽车下乡以及工业信息化等多方面政策与市场推动下且市场需求量仍将持续攀升,遇见未来将有更好的发展,线束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线束加工设备的配套,
目前我国线束设备行业的学习能力很强,但自主创新能力稍显不足,多数线束设备生产厂家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差,基本上停留在引进、仿制的低层次上,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核心技术没有,基础技术抄袭,恶性竞争较大,总结下来就是,高端不会,低端自己同行竞争自己搞死,尚未全面掌握线束加工设备的设计技术,没有形成线束设备从产品、材料、工艺和设备有机结合的开发机制,但是东莞瑞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却不变初衷,从替代人工和模拟批量生产的应用场景出发,设备实用性、稳定性、效率、耐用性都被定义在每个瑞新自动化师傅的内心,不停的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始终都聚焦客户线束加工的工艺流程的简化,始终如一,和80后线缆人的初心保持一致,致力于工业4.0的持续推进.

工业4.0对线束加工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管是现在的自动化生产,还是将来的智能化生产,都离不开线束做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媒介,也依赖于其他行业的技术创新融合,瑞新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精细化生产的缩影,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工业传感器、运动控制及机器视觉配套都采用业界名企的配件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营,细分化市场的精细化生产,以各自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电子生产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是一个走自动化设备创新的基础,产品的升级换代,时代的更替,海量讯息的时代,如何保持初衷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未来随着线束市场的逐渐状大,同为瑞新理念的公司将迎来转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