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园:探寻文学发展新路径

(0)

相关推荐

  • 吴承学 |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文/吴承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 摘 要: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 ...

  • 拿孙绍振下饭

    (特地选了一张可以展示孙老师那缕桀骜而洋溢的"长发"的照片.人生总有不可控的细节,但捋捋就能平了.) 孙绍振老师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心中的神,自然也是我心中的神,可今天有 ...

  • 散文是生命的一部分|张实

    故乡读书会 ◆  ◆  ◆ ◆  ◆  ◆ 读者点评 ◆  ◆  ◆ 岁月留痕 散文是生命的一部分 文|张实 <黄瑞云散文选>,526页,约53万余字,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弥足珍贵和欣喜. ...

  • 关注|认知诗学的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认知诗学是"融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文体学和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封宗信语)的跨学科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以来,认知诗学已有40余年历史,现已逐渐成为一 ...

  • 王祖琪:小大互见,无问西东——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1976年出版的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浦安迪(Andrew H. Plaks)的处女作,彼时这位美国汉学家刚及而 ...

  • 赵园 | 在“学术方法”背后——以《论小说十家》为例

    赵园<论小说十家>(修订本),三联书店2011年版 编者按 陈平原教授在"小说史学面面观"系列讲稿中,曾以<阅读感受与述学文体--关于〈论小说十家〉及其他> ...

  • 彰显文体学研究的中国智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一个具有强劲活力的学术增长点.国内许多学者致力于古代文体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西方文体学理论遮蔽的中 ...

  • 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行为

    作 者 简 介 黄永健,网名紫藤山,男,1963年出生,安徽肥东人,艺术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 ...

  • 海外中国现当代研究||陈晓明: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的文学批评论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 月生,福建光泽县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1978年春上大学(77级),后读研究生(1983年),期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职业.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 ...

  • 「学术中国·文学」文学、文化与现代化

    编者按:一百多年来,文学不仅以艺术方式鲜活呈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恢宏景观,也密切参与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上,张江.南帆.汪晖.陈晓明.周宪.张福贵.党 ...

  • 【灵璧视点】灵璧几位民俗大家去了市里,原来是……

    让民俗文化融入美好的生活 文/李东升 宿州民俗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民俗学会,市社科联的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发挥民俗工作者的优势,研究中心 ...

  • 【预告】12月12日·相聚云端 共话文化发展前沿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的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有力支撑.2020年新冠疫情肺炎的暴发以及在全球蔓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探索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多元消费习惯.创造美好幸 ...

  • 当代小小说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作为同道,知音难觅,亦师亦友,多受启迪,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比如,多年来文学界及小小说内部一直在争论小小说是什么,晓峰的<关于小小说文体的一种假设>以及<文学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