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金锡逊作品: “立体”的王熙凤

一部小说之成功与否,决定于人物能否在纸上坚挺地站住,单靠情节难成精品。小说家都知道,故事虽然不可少,人物更加难塑造。如果让情节淹没了人物,人物的性格就模糊了,充其量也不过是讲了个故事。如果让书中人物一一“立体”的站于纸上,那就真的成功了。
《红楼梦》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立体”人物。展开了精彩的“立体”人物之长廊。比如王熙凤,通常有不少人简单地把她叫做坏人。如果仅仅说她是“坏人”、“反面人物”,那未免太平面了,像戏剧舞台上面涂白脸的旦角了。其实,曹雪芹是既写她有很多劣迹,又写她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荣国府大“管家”。
曹雪芹的刻画人物并非“非此即彼”“非好即坏”。他认为这世上除了大仁之人和大恶之人以外,还有更多的既不是君子,又不是大恶之人的芸芸众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雨村之口透露出他的这种人物观。
如,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有一段话,其中说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脂砚斋的批语是很赞赏这段话的。
照这段话来看,王熙凤属于哪种人?是不是可以说她是一个有才能的恶人?
小说写她劣迹斑斑。她毒设相思局,让贾瑞殒命;她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张金哥的婚事,害死了两条人命。她借剑杀人,逼尤二姐吞金自尽。所以,脂评说她“真与雨村是一对乱世之奸雄。”“乱世之奸雄”无疑是恶人一个!
但通部书又写她有极强的管理才能。其中最能体现她管理才能的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出殡为《红楼梦》中第一大场面。甲戌本十四回脂批云:“写秦氏之丧,却正如皆为凤姐一人。” 此前,作者虽然已经通过冷子兴的话对她的才能有了铺垫,但重头戏还是在“秦可卿出殡”这件大事上。人的才干,固然可以在平时看出,但必得逢到大事方才鲜明;事情越繁难,越显出一个人的出众的才能。
当贾珍来求邢、王两位夫人,求这位从小就有“杀伐决断”的荣国府管家去宁国府料理一个月家事的时候,从未办过婚丧大事的凤姐“巴不得遇见这事”。还未去宁国府,凤姐就对该府的风气作了透彻的分析,看出宁国府的弊病在于:“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她人未去已经胸有成竹,算计在心。
当代作家王蒙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智力引进”,这是再贴切不过的评语。她“协理宁国府”,办事如用兵法。我看毋宁说是:“秦可卿出殡,王熙凤点兵。”
王熙凤去宁国府前,宁国府的总管来升就告诫大家“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要大家小心,这一句已经先声夺人了。有一个人还说:“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特不像了。”正呼应了王熙凤对宁国府的先前分析。凤姐又向宁国府总管来升的妻子要来宁国府家口花名册来看,又叫彩明造好簿册。点了一点数目单册。这是在查看第一手档案,搞调查研究。
正式到宁国府“点兵”那天,上班时间是“卯正二刻”。在“五七正五日”僧道放焰口、拜水忏那天。王熙凤料到人多事多,寅正便起来梳洗,卯正二刻就到了宁国府。“卯正”相当于现在的早晨6点,“卯末”为7点,“寅正”为早晨4点,可知这一个月单是凌晨“上班”就已经是足够辛苦的了。这样认真去“点卯”,不禁使人想起这哪里是办家事,倒像是到军营里升帐。古人曰:“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看来凤姐是深谙其理,在作息制度上她是“身先士卒”了。
她对一百三十多号人的任务分配清清楚楚:几人管客人倒茶,几人管亲戚茶饭,几人管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几人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几人管酒饭器皿,几人管监收祭礼,几人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几人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几人看守房屋;事事落实到人。再让来升家的每日揽总察看。……;你要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王熙凤是个不识字的,办事儿却各司其职,号令严明。
又说:“素日跟我的,随身自有钟表的,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卯正二刻,我来点卯。……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还是卯正二刻过来。”和古小说上写打仗的什么“三更造饭,四更拔寨,平明起兵”差不多了。“我亲到各处查一遍”这一句,份量不轻。亲临第一线,谁还敢马虎?凤姐再说:“说不得大家辛苦这几日,事完,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这是句安抚的话,她此时不是在荣国府,自知应留有地步。况且这也是恩威并施,使众人更加服服帖帖。看来贾珍是选对人了,宁国府众妯娌“都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一应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五七正五日”那天,偏偏就有管迎送客人任务的一个人早晨迟到,这就撞在刀口上了。
迟到者知道大事不好,解释说是“睡迷了”,求饶。凤姐如何能饶?她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开发的好。”话虽厉害,却无可扳驳。于是喝命:“带出去,打二十大板!”还革去一个月的银米。那人挨完了打,还进来叩谢。凤姐还借此立威:“明儿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不怕打的,只管误。”结果是“这才知道凤姐的利害。众人不敢偷安,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守,不在话下。” 真正是“令必行,禁必止”。
这中间,凤姐还夹杂着处理了荣国府五六件事,批驳了两件开销的错误。此时她一人管两府之事,竟紊丝不乱。故脂评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章节,写出了“凤姐之珍贵。凤姐之英气。凤姐之声势。凤姐之骄大。”凤姐真可称是一位“脂粉队里的英雄” !想她坐在高车之上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前行,此时直如三军统帅。
凤姐之所以能掌握这个贵族大家庭的权柄,除了凭借她优越的条件和自身的聪明才干,亦因贾府男性之无用,他们不能不把治理荣国府的权力交给这个精明的女人。
你看贾敬修道炼丹。贾赦头发花白,还要讨母亲的丫鬟鸳鸯做小老婆。贾政迂呆自重。贾珍、贾琏、贾蓉之流,即使“热孝在身”,也还是一边“稽颡泣血”,一边“狂嫖滥赌”。竟没有一个有责任心有能力的男子可以主持这个大家庭。诚如甲戌本第十三回回末所云:“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只好让王熙凤管家。
 这个王熙凤,结局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八”中有暗示,暗示她后来失偶,被贾琏所休。“哭向金陵”娘家。她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十足表现出剥削阶级的权欲和贪婪。《红楼梦》曲中有《聪明累》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她虽有才却缺德,后来的惨痛结局实在是必然的自食其果。
曹雪芹对王熙凤的描写,正如鲁迅所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曹雪芹关心的是“人”,活生生的“人”,真实的“人”,不能以“好人”、“坏人”简单划分的“人”。人具有何等的复杂性,作者就写她有何等的复杂性,作者写王熙凤,就是只有王熙凤“这个人”,无论你如何憎恶,这个复杂而“立体”的人就永远活在一代代读者面前。
故《红楼梦》不朽!
(文中《红楼梦》引语全部参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8月版。邓遂夫校订。笔者在文中称王熙凤为“她”,《红楼梦》则无论男女都用“他”。)
  大家知道,古代女子地位都不高,王熙凤身为女子地位也一样的,王熙凤之所以看起来在贾府的地位很高,是因为她特别会讨贾府老太太的欢心,然而在老太太心理,人家最疼的就是宝玉,接下来就是人家的外孙女林黛玉,王熙凤在贾府老太太心理的排名连第三可能都排不上,对于贾府的老太太来说,王熙凤最多是个很会哄她开心的孙媳妇儿。贾府是个大家族,王熙凤一个嫁到贾府的外来人,她首先做的就是保住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大家知道,王熙凤的老公贾琏是一个特别好色的人,他尤其喜欢有夫之妇,对待王熙凤其实不怎么好。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直给人一种“毒辣”的形象,比如他设计陷害尤二姐一事就做得天衣无缝。其实,王熙凤的手段远远不止如此,在她陷害尤二姐之前,她还作弄过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贾瑞。不过,相对于比较可怜的尤二姐而言,贾瑞的死并不值得世人可怜。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的描写,无不在叙说其阴险和毒辣,手段之狠毒令人望而生畏。不过,王熙凤的毒辣却是属于被动的防御,一切都是贾瑞的自作孽不可活,若是,没有他无端招惹王熙凤,或许,就不会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枸杞文学编辑部
作者简介
世界水日
作者简介:金锡逊,中学教师,已退休,定居杭州。教学工作业绩入选2000版卢嘉锡主编的《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九卷第854页及1993版浙江省教委肖文主编的《当代浙江专家名人大辞典》第410页。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是谁给了我阳光》《似水流年》《从近海 到远洋》及长篇报告文学两篇。散文集《似水流年》获宁波市作协2019-200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其它散文、随笔散见于报刊及杂志如:《文学港》、《散文百家》、《散文天地》、《星火》、《江汉》、上海的《大江南北》及《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散文和诗歌曾获湖北作协、邢台作协、浙江省文化干部征文、宁波日报文学副刊征文奖、北京社科院大运河征文优秀作品奖等多种奖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