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血水同病的专方】

当归芍药散: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血水同病的专方

因脾土为肝木所克,谷气不举,妇女怀孕后,胎须血养。
如血气不足,脾郁不伸,中焦气血不调,或脏气虚,邪正相搏,以塞搏阴血,心腹俱痛,痛伤胞络,必致胎动不安,腹中挛急而痛,或上迫心下及胸,或小便有不利,痛时或不能俯仰。
临床以腹痛挛急,性情急躁,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组成】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泽泻 川芎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调肝,健脾利湿

【主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
临床常用于妊娠腹痛、痛经、习惯性流产、妊娠羊水过多、胎位不正、不孕症、妊娠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等属肝脾失调,气血血郁滞湿阻所致者。

【方解】
本方为治疗妇人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
用于治疗妇女腹中绞痛、钝痛、抽痛、刺痛等各种腹痛症。
 方中用芍药多于他药数倍以泻肝木,利阴塞,专主拘挛,取其缓解腹中急痛;以芎、归、芍药和血舒肝,益血之虚,补血止痛;苓、术、泽泻运脾胜湿,除水之气。白术益脾燥湿,苓、泽渗湿利水,使从小便出。
盖内外之湿,皆能伤胎成痛,不但湿而已。仲师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言,日本汉方医称本方为“妇人圣药”,而广泛应用于妇科诸病,是血水同病的专方
女性盆腔炎常表现为腹痛、带下多,可视为血水同病。
现代广泛用于妇科诸疾,凡产后、术后、更年期前后,妊娠期、哺乳期,体质较为虚弱,以疼痛为应用目标,部位不局限于腹部,不拘男女,见有水湿为患的疾病,皆有应用本方的机会。大凡男女老幼脐旁至胸下挛急痛,妇人子宫痉痛,头目眩晕、心悸、心下悸,肉膶筋惕(都是水气为患),面色萎黄,有贫血象,腰膝易冷,小便频数或不利等疾病,涉及血分和水分者都可以使用本方。
条文中当着眼的是“痛”字。
疼痛的部位不拘于“腹中”,举凡头、颈、胸、胃、腰、关节、皮肤、四肢都可以出现。疼痛的性质,或胀痛、或绞痛、或酸痛、或闷痛、或抽痛等,皆有可能。
当然,没有疼痛的症状,也有应用当归芍药散的机会。

《金匮要略》: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
疏肝健脾。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临证加减】

若气郁胁胀者,加柴胡、积实以疏肝理气,
若气郁不食者,加香附、麦芽以行气消食;
若气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热;
若血虚者,加阿胶、熟地等以养血补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