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6篇:读文随笔∣从“关键处”解读文本

从“关键处”解读文本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第1期发表了向浩老师的论文《<老王>不能忽略的一个词:什么》。我之前就在向浩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了读了这篇文章,这次阅读纸质版的论文,感觉更为真切。应该说,这篇论文带给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如何进行文本解读的问题。

首先,文本解读不一定非要有高大上的理论支撑,从文本中发现值得解读的细节,然后层层展开,这是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形态。我现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的实践,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每次解读都要千方百计找一些理论支撑或者是文艺理论的术语,然后围绕这个理论或术语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有时候会脱离实际的课堂教学。向浩老师的这篇论文,没有任何文艺理论或教育理论的内容,也没有引入深奥的概念,就是抓住了《老王》一文中出现的10次“什么”,然后对这10个词进行分类,并结合人物形象与文本主旨进行深入分析。这种解读方式,一线老师读起来亲切,也容易操作,甚至可以直接以“什么”为切入点,撬动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理解。如果是“理论解读型”,教师要么需要对理论本身进行解读,然后再分析文本,要么是对理论进行自我转化,转化为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也在不断警醒我:文本解读要真正回归文本,不要动不动就去找一些术语和概念。

其次,我一直在想:向浩老师是如何发现这10个“什么”呢?说实在话,这篇文章我前后阅读了几十遍,单个的“什么”肯定注意到了,但就是没有对这些“什么”进行统计和分类。我冒昧揣测,那肯定是作者对文本读得细,读得透,这也需要以一定的阅读数量作为基础。这一点我倒是有一些体会。有时候面对一篇经典文本,感觉到文本意蕴已经被解读殆尽了,自己很难从这些经典文本中找到新的解读点,或者说挖掘出新的意蕴来。这个时候,如果心平气和地、耐心地再把文章反复读几遍,往往会有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就是以往解读中被忽视的一些细节。围绕这些细节进行文本解读,恰恰是最有价值、最有收获的。向浩老师对《老王》的解读就是如此,前人对《老王》的解读已经十分全面透彻了,有的是抓住“愧怍”反复引申,有的是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作者就是抓住了反复出现的“什么”一词,来感知杨绛和老王的善良,来分析杨绛的反思与愧怍。“什么”一词,成了理解人物形象和分析中心主旨的关键概念。这种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解读功底,是十分令人敬佩的。我自己也写了一篇《老王》的解读论文,遗憾的是,我是通过引入新理论的方式完成论文的,这一点就不值得推广。

再次,我一直认为,文本解读要真正从文本的“关键处”入手。这个“关键处”既是理解文本的关节和纽带,也是试卷命题的“命题点”。学生对文本的“关键处”理解得不到位,直接后果就是文章读不懂,题目也得不了高分。教师对文本的“关键处”理解得不到位,就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建构的精神世界中,甚至命题也是随意抓取一些点,或者按照常规套路进行命题。记得童志斌教授提出文言文解读和教学要从“炼字炼句处”和“章法考究处”入手,这两个“处”恰恰就是文本的“关键处”。丢开这些关键处,对文本的理解永远停留在表面上。对于《老王》来说,这些“关键处”是很多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注意到“愧怍”这一关键处;教材还关注到了“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中的“当然”等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感知杨绛和老王的人物心理,甚至可以和文本主题相互勾连。向浩老师关注到的“关键处”是“什么”,他先从词典上找到了“什么”的多种义项,然后围绕不同含义的“什么”对文本展开解读。这就是对文本“关键处”的精准把握,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仅靠这10个“什么”是无法建构起一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的,这就需要将“什么”的解读和文本其他关键点的解读结合起来。“什么”偏重于指向作者杨绛,有助于分析其内心对老王的态度以及多年以后“愧怍”的原因,但不能直接指向作为讲述对象的老王。而如果论文只分析作者杨绛,而不分析老王,文章内容就会显得非常单薄。向浩老师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将对“什么”的解读和对老王形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即使那些没有直接出现“什么”的句子,向老师也进行了分析。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本勾连能力。

总之,文本解读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道“坎”,于漪老师就鼓励老师们勇敢迈过这道“坎”。教师不仅要透彻解读文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并且还要将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为一定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文本解读本身的价值。我很欣喜地看见,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文本解读,有不少老师在阅读孙绍振教授的文本解读著作,并且尝试对教材的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也有一些老师在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文本解读的论文。但文本解读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需要所有语文教师都能参与进来,掌握一定的解读方法,而不是拿到文本就去查阅网络上的解读或者去下载前人的解读成果,甚至将他人的解读原封不动地搬运到课堂上。不过,对于文学理论或者文本解读理论,我还是主张宽容看待。我的主张是教师要有一点理论基础,要“手有寸铁”,但如果没有文艺理论等知识,也是可以进行文本解读的。而向浩老师的解读策略及导向,更值得教师体会学习,那就是:贴近文本和课堂实际,通过亲自触摸文本、反复阅读文本发现文本的“关键处”,然后对这些“关键处”进行重点解读,最终实现与文章作者的对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