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相关推荐
-
【Annals of Oncology】T-DM1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和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的疗...
编译:王水莲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来源:肿瘤资讯 HER2阳性脑转移乳腺癌患者代表了一类难治性人群,T-DM1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小型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有研究指出T-DM1对比拉帕替尼联 ...
-
乳腺癌组合疗法 | Alpelisb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不断推陈出新,靶向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新模式更是大放异彩.在传统内分泌治疗药物基础上联合CDK4/6抑制剂.mTOR 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使得HR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综述:乳腺癌细胞外囊泡——从实验室到临床
肿瘤衍生的细胞外囊泡(TEV)包括外泌体和微泡,是肿瘤微环境(TME)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着乳腺癌等癌症类型的进展.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红霞课题组在Cancer let ...
-
来那替尼/氟维司群联合治疗HER2+乳腺癌具有抗肿瘤活性
来那替尼(通用名:Neratinib,商品名:Nerlynx),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延长辅助治疗的药物,适应于既往接受过含有曲妥珠单抗药物治疗的成年患者,以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
-
【2021-24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0篇分享给大家,第1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不同的癌基因对细胞外囊泡释放的调控作用,并提出了肿瘤细胞释放细胞外囊泡的调控是肿瘤的一种新代谢表型:第2篇文章分析了肿瘤来源细胞 ...
-
快速灵敏低成本监测预测乳腺癌疗效
外周血液循环的细胞外囊泡蛋白质分子特征分析,可以为晚期乳腺癌诊断.监测.预测提供一种大有希望的无创方法.不过,由于外周血液循环存在对应的可溶性蛋白质,可干扰细胞外囊泡蛋白质分子特征分析. 2021年5 ...
-
【精准医疗】硬皮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对于涉及复杂人类疾病发病机理的基因组.转录组.脂质组和代谢组的分析技术不断进步,各类生物标志物得到发现和验证,这导致了针对这些疾病临床管理的个性化和合理设计方法的发展.尽管这些方法中的一部分已 ...
-
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维持化疗比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有效果!
乳腺癌包括三种主要的分子亚型,即Her2过表达.激素受体阳性(HR+)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 HR+和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mBCs)目前可通过靶向疗法(内分泌疗法,CDK4/6抑制剂和 ...
-
乳腺癌丨哌柏西利进展后使用阿贝西利治疗的疗效
研究证实三种CDK4/6抑制剂药物(哌柏西利.阿贝西利.ribociclib瑞博西林)联合内分泌治疗均可改善HR+/HER2- MBC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II期MONARCH-1临床试验证实了 ...
-
研究人员突破纳升液滴精准输送和采样的纤维尖端微流控技术
来源:上海交大 2021-04-04 08:23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教授于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Microfluidics at Fiber ...
-
供应实现多细胞、类器官、微流控芯片等高效打印的3D生物打印机
挤出式打印是成熟的生物3D打印方式,通过喷头挤出丝状材料,逐层打印为三维实体,适用于大部分打印墨水.本款设备结构紧凑,可置于超净工作台内打印,杜绝打印机自带消毒体系时难以避免的污染.支持冷冻成形工艺, ...
-
成都微康生物:创新流动捕获微流控POCT,实现其芯片高效低价量产,赋能基层快速检测
新冠肺炎(NCP)疫情的出现,让民众归家,静了街道,却忙了一线医护人员.同样奔赴在抗疫前线的不仅有全力以赴的白衣天使,还有马不停蹄着手研发NCP相关诊疗产品的数万中国生物医疗企业. 在这众多生物医疗企 ...
-
奥丞生物:专注子痫前期精准诊断,拓宽微流控技术空间
在著名英剧<唐顿庄园>中有这样一幕,庄园三小姐Sybil在生下女儿后不久,就因患子痫而去世,令观众惊愕又惋惜.子痫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又有何防控方法和治疗手段? 近日,动脉网接触了一家专 ...
-
把实验室微缩成小小一张芯片,微点生物如何利用微流控技术把检测带到患者身边?
IVD是医疗领域里非常特殊的行业,它并非单纯由某一个学科构建,而是综合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光学.物理.工程学等多个学科.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而言,这个领域不好啃.因为创业公司很难在一开始就聚集起如此 ...
-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人肝脏微流控芯片用于研究细胞外囊泡在乳腺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韩国蔚山科技大学(UNIST)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与乳腺癌的肝转移有关的机制,他们开发了一种模拟人肝功能的三维(3D)芯片器官.该突破有望有助于肿瘤转移的早期检测,从而有助于个性化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与进步 ...
-
体外诊断浪潮热,新兴技术微流控缘何成为香饽饽
CB Insights 中国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分析团队 分析师:徐迅捷 微流控技术与 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 1959 ...
-
微流控技术能否实现POCT迭代升级?
2021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十四五规划再提分级诊疗,利好行业POCT再次被媒体聚光. 多平台.技术快速迭代是POCT不同于其他体外诊断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显著特点,掌握最新的迭代产品,往往意味着拿到重新分 ...
-
Theranostics | 日本大阪大学:一种用于单细胞荧光颗粒酶B测定分析的微流控平台 (1区 IF=8.063)
编译:暖阳,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日本大阪大学工学研究所Eiichi Tamiya 和Masato Saito等人于2019年7月24日接收,并将于2020年1月1日在医学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