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让我走进了更广阔世界

90后的王婉宁是一名药剂师。药剂师的生活忙碌而单一,但王婉宁喜欢阅读,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坚持阅读。

除了读一些专业书籍,王婉宁业余时间更喜欢读文学类书籍,总是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每天下班后的阅读时间,成了她生活中最期待的幸福时刻。“翻开书本的那一刻,我不再是我,我就是书里的主人公。”

“从平时的阅读中,我获得的最大感受是心灵的冲击、思想的洗礼、灵魂的共鸣和性格的磨炼。”王婉宁总结。

人从书里乖

“书里的世界很大,跟随作者笔下的人物,仿佛也经历了一遍那样的人生。”王婉宁说,“平时工作生活两点一线,生活圈朋友圈相对单一,书籍让我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王婉宁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不久前她刚读完莫言的《丰乳肥臀》,书中惨烈的场面让她印象深刻,“从一开始上官父子被日本人杀害,马洛亚牧师不堪受辱自杀,到后来上官鲁氏的女儿们,没有一个人善终。”王婉宁陷入回忆,书中那些惨烈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

每读完一本书,王婉宁都要给自己空出几天时间缓冲一下,“既是为了让书中的人物告一段落,也是为了让自己多一些时间思考”。

那天,她读完《丰乳肥臀》的最后一页,在笔记本上摘抄下书中的一句话:儿女就是一群鸟,该飞的时候,留也留不住……凡事往天上想,往海里想,最不济也往山上想,别委屈自己。她在“别委屈自己”几个字下划了一横,似乎是在提醒自己。

“这几年读过的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读余华的《活着》,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不论有多少苦难和坎坷,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活着的信念。读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期间,我想到女孩当时的绝望和痛苦,就不止一次在深夜默默哭泣,直到现在仍然无法释怀。读《杀死一只知更鸟》,让我明白勇敢、正直、善良、真诚等等一切美好的品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王婉宁说。

在她看来,人从书里乖。书里的世界很大,书里的知识很多,需要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选、去理解、去感受、去融入自己的思想里。

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

最让王婉宁“惊喜”的,是那本《30天学会绘画》。“这本书让我充满惊喜,我不敢相信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能跟着书中的课程画出一个个物体。”

有段时间,每天下班回到家,王婉宁就会拿出画本,按照书里教的步骤,一笔一笔画起来。“我就想试试看,能不能按照书里的步骤,也在30天内学会绘画。”

没有什么不可能,重要的是要马上行动。之后,王婉宁每天都会拿起画笔,画静物,画风景,只要出现在视线里或脑海中的,她都尝试画下来。

“画画很解压。”王婉宁说。真正让她惊喜的是,30天里,她不仅学会了绘画,还学会了自我解压。

“很多人读书,就是想获得点什么,如希望迅速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技能或思想。其实,这种想法很功利。一本书可能不会让你得到些什么,但它通常会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看问题的角度。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哪些书适合你。”王婉宁说。

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众口难调,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还是要多读,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我目前还在摸索阶段,有些书是朋友推荐的,有些我会在买书前看一下书评,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王婉宁说。

读书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从你打开书的第一页,“这本书和书里的人物都专属于你。我平时很少会和朋友家人交流阅读感受。之前尝试过,但我发现,如果对方没有像你一样的读书习惯,甚至没有类似的经历、感受,就无法切身体会到你所表达的感受。”

更多时候,王婉宁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当时当下的感受,用这种方式和自己深入交流。

思考是最宝贵的

“以我目前的阅读水平和速度,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买了多少书、花了多少钱,而是读了多少书、收获了多少。”王婉宁没有设定每年的购书预算和读书数量,她认为,“有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王婉宁依然保持着上学时的读书习惯:只要读书必做读书笔记。“我有专门的读书笔记,每本书的笔记我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这本书本身的介绍,包括书名、作者简介;第二部分是书摘,主要是摘录出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精彩部分和经典段落;第三部分是札记,主要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思考。”

读书笔记已经写了好几本,王婉宁不定时会翻看这些读书笔记,一些书的内容已经忘记,但看自己写下的读书思考,还是可以回忆起当时读到书中情节的感受。“这些思考是最宝贵的。”王婉宁说。

在读完《追风筝的人》后,王婉宁写下这样一段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难得的是在犯错之后,有勇气去承认并去改正,从而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真善美。勇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谈起接下来的读书计划,王婉宁坦言,自己时间太少,而要读的书太多,“打算先把买的书挨个读完。想看的书太多,一口气买了好多书,反而影响读书效率。我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当初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学习如何阅读,之后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读书,但一直拖延没开始看,今天就开始看这本书。”王婉宁说。

(0)

相关推荐

  • 关于读书的几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不过,最近我发现,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烦恼: 读书虽是好事,但是很少真正从中受益.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 读完了就完了,什么也 ...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08时间:2...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08 时间:2021-1-18 阅读页数:第17-文末 核心内容: 1. 如何阅读数学类的书籍,第一,先把基础数学弄明白:第二,拿笔做笔记.依旧采用论说性书的方 ...

  • 跟男人聊这几个话题,更容易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值得一试

    图/电视剧<三十而已>剧照 "为什么他越来越不愿意跟我聊天了?"很多女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的确,当一个男人和女人相处时间比较长之后,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现象,两个人之间可 ...

  • 立春了,带着新的希望与活力,走进更广阔的可能

    严冬已去,春暖花开!有人发出美好的感慨:"如果说土地是岁月的图腾,那么立春则是大地的初心." 的确,一年之计在于春,而美好的生活从春天开始. 春天总是充满朝气蓬勃,带着希望与活力, ...

  • 画一个更广阔的圈,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

    虚心聆听批判的参与,创造性的应对挑战和难关,在寻求幸福的同时,接受你的责任,画一个更广阔的圈,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 上周,耶鲁大学的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2018届毕业典礼上发表题 ...

  • 岁月为笔、情感为卷,通过三本书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人生里,总有一种"趣"在等你! 百年前芸芸众生里 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鲜衣怒马,浪漫终身 两个人的相濡以沫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一世人的天地至美 偶寄闲情,乐乎吾心 他们笃实着.深情 ...

  • 给我三分钟,带你走进中国古典园林的世界

    中国园林因独具韵味的美学品格而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因此被大家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 而其中属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最高.后世遗存也较多 ...

  • 中国美术名家:走进田志刚艺术世界

    [画家简介] 田志刚,1979生于江苏连云港,中国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现代典藏美术馆职业画家,北京聚风堂画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房山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 ...

  • 女人为何难走进男人的精神世界?原因有三,大多数女人抓不住重点

    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首先不公平的就是人生起点,有的人一出生就站在了别人奋斗一生的终点上,关键是奋斗终生也未必能达到. 其次是很多事情似乎命运早就注定好了,所以你的努力就会变成笑话,因为最后还 ...

  • 爱牙日,医学硕士带二小学子走进龋齿的秘密世界

    9月19日下午,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邀请永聚牙科专业医学硕士柳红光走进校园开展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现场300多名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参与. 据了解,今年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活动主题为" ...

  • 相比和平古镇,嵩口古镇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1月22日,我第三次到和平古镇.第一次是在2008年正月初七上班的第一天,去学习如何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次是在2016年夏天,我们自驾游到了和平古镇,当晚住在那里,观赏了日景夜景,走遍了大街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