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相关推荐
-
大汉有说唱
在汉朝,说唱艺术非常盛行,东汉时期,风头尤盛.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说唱已是成熟的职业,说唱艺人被称作"俳优".俳,戏也,指诙谐滑稽的表演:优,倡也,即击鼓戏笑的演员. 秦始皇统一天 ...
-
卫 凌 | 山西运城侯村出土的汉代百戏楼图像学解读
卫 凌 运城学院音乐系教授,研究方向:河东音乐文化.中国古代音乐史. 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秦汉时已经出现.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写道:"汉代的百戏,内容相当 ...
-
贵州汉墓的乐舞文物
中国丧葬礼俗历史久远,至迟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盛行不衰,厚葬之风盛行,葬礼已包括祭奠.追悼和居丧等内容,除随葬丰厚的明器和实用器之外,甚至出现了人牲 ...
-
汉代武术
一.汉代武术著作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当时存在的兵书分类列出:计有"兵权谋"13家259篇,"兵形势"11家92篇,"兵阴阳"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 ...
-
太平御览 卷五百二十九 ◎礼仪部八
○五祀 <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太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 ...
-
太平御览 卷五百三十九 ◎礼仪部十八
○宴会 <毛诗>曰:<鹿鸣>,宴群臣嘉宾也. 又<鹿鸣·常棣>曰:宴兄弟也. 又<嘉鱼>曰:<湛露>,天子宴诸侯也. 又<伐木> ...
-
太平御览 卷五百五十九 ◎礼仪部三十八
○冢墓三 <三秦记>曰:昭帝母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徐广<晋记>曰:关中发汉杜霸二陵.薄太后棺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二 ◎礼仪部四十一
○谥 <释名>曰:古者诸侯薨时,天子论行以赐谥.惟王者无上,故於南郊称天以谥之.当春秋时,周室卑微,臣谥其父,故诸侯之谥多不以实也. <周礼>曰:太师,凡大丧,帅其瞽而廞,作柩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二十
○鼓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 ...
-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四 ◎乐部二十二
○觱篥 <乐部>曰:觱篥者,笳管也.卷芦为头,截竹为管,出於胡地.制法角音,九孔漏声,五音咸备.唐以编入卤部,名为笳管,用之雅乐,以为雅管.六窍之制,则为凤管,旋宫转器,以应律管者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