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文化最伟大处是帮人做个高境界的人!
相关推荐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才学)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讲深一点:(才学)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讲得太深. 赏析 这与庄子说的"夏虫不可语冰"是一个意思. 一种虫子如果它生命 ...
-
孔子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与志同 ...
-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孔子时时处处强调"德",强调"为政以德".立身立德,关键在于明志.明志则应该从小开始,进而才能立身.求道.进德,一生孜孜以求,就可以达到至高境界.那么孔子的一生 ...
-
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随笔
星子:有朋自远方来 --读<论语>有感|随笔 文/星子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影响较大的私授弟子的老师.虽然是第一 ...
-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这才是关键
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只有一个核心点,那就是"人".离开了人,所有的文化也就失去了依托,没有任何存在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没有人,文化根本就不会产生.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关如何做好 ...
-
钱穆: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 钱穆: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 文/钱穆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来源/网络 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轻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 ...
-
钱穆先生:可使内心境界日新,正是中国文化最要处
究竟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哪里? 前几年曾有人提起此语问我,我总回答说:"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它的道德精神".但现在,我觉得此话不够鲜明:我想:中国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处乃在其能着重学做人, ...
-
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文化,三处动摇基督教根基,可惜鲜为人知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大约春秋战国时就有了物质文化交流,<荷马史诗>中就有丝绸记载,古希腊人称呼中国为"赛里斯".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西方交 ...
-
中国知名设计师杨超: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一代代中国设计师都在探索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他同样肩负着历史使命,不负众望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国际化设计表达的路径,进行中西文化融合,让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国际性视觉语言,走上世界,不仅让世界人看得懂,并 ...
-
中国文化冷知识:月份的诗意雅称#涨知识 #知识创作人 #写字 #练字
中国文化冷知识:月份的诗意雅称#涨知识 #知识创作人 #写字 #练字
-
拓展阅读 | 钱穆: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本文是钱 ...
-
钱穆:读这五类书,让你成为高境界的人!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 我 ...
-
钱穆: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钱穆先生一生治学教学不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96岁无疾而逝的钱穆,为世人留下了56种54册著作,约1500万字,给中国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泽被后世. 本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