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他们比想象中“危险”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当中评价一个人“三观很正”,以此来表达一种褒扬——“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三种。
和“三观正”的人一起相处,往往能够让我们感到比较正派,对于事情的判断往往很合理。但是在另外一些事情当中,与他们相处会让我们感到一些压力。所以心理学家建议还是远离这些“三观正”的人。
平等的沟通难以做到
这些“三观正”的人往往会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评价别人,而当他们去评价别人时,对方心里往往也是不太舒服的。有时也许他们也是好心,但是也应该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真实案例
曾经有一位十分听话的孩子,在父母看来,孩子尽管还在上小学,但是却十分懂事。
有一天孩子出人意料地离家出走了,孩子找回来之后,代际之间的关系也难以恢复了。父母十分震惊,表示两人始终在积极督促孩子积极学习,从未松懈。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无论双方是什么样的关系,沟通与交流始终还是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假如一方始终处于一种压制地位,或者是一味地以一些“我这是为了你好”、“你应该……”、“听我的准没错”之类的话来交流的话,就会导致双方关系最终失衡。
在家长的角度来看,由于其已经成为了成年人,所以他们的观点和价值观相对于孩子而言无疑是很“正”的,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孩子们产生的所有童真的、奇思妙想的思维就全都成了无稽之谈,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加以批判,并且叮嘱孩子加以改正。
但是也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想,他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呢?

相处中给人带来压力
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三观正”的人往往也有一些“精神洁癖”。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有的甚至是“完美主义者”。
所以在社会交往当中,他们也习惯于以对于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别人。但是也许并非所有人都会和他们一样习惯于要求自己,所以这就导致人们会在交往当中有些抗拒他们。
真实案例
有一位马上就到而立之年的女性,她是一位翻译,最近与自己的男友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男友比她更成熟一些,并且收入也更高,所以在两个人相处的数年当中,只要两人发生争吵,基本上就是男友“胜利”。
并且男友一直在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想要活得好,就必须越来越优秀。”这也让她感觉压力很大。

幸福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轻松的,而不是让人感到疲惫和压力的。在婚姻与家庭咨询的理论当中,有这样一个心理学概念:在亲密关系之中,也存在力量上的斗争。
比如在这个案例当中,女方就牺牲了自己的舒适感,被迫去迎合男友的观念;而男方则习惯于以自己的观念去给女方施压,两人之间的相处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在很多情侣当中,这样的情况也在困扰着他们:只有一方在争吵之后道歉,否则矛盾一直都在。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往往只有一个人会谦让和包容对方——这种生活其实是很累的。
不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存在差异
很多“三观正”的人在知道自己的这个特点之后,会常常以自己的所谓“三观正”去贬低别人。一旦有人与自己观点不一样,就会说对方“三观不正”。

比如之前歌手李荣浩在某节目当评委时,为选手挑了一首网络歌曲来参赛,就被广大网友口诛笔伐,表示网络歌曲“上不得台面”。
李荣浩随后被迫发长文回应,表示“你不喜欢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来反驳那些喷他的网友。确实是这样,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呢?
总而言之,虽然也许他们品行比较端正,但是最好还是远离那些“三观正”的人,他们或许比你想象中更“危险”,因为与之相处会让你感到压力。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