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十二

(0)

相关推荐

  • 《水经.淄水注》所涉淄博原山、岑山等考略

    ○淄水 A1 △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经>有原山之论矣.<淮南子>曰:水出自饴山.盖山别名也. 淄 ...

  • [京畿人文]督亢探源

    荆轲刺秦王之后,督亢之名鹊起.然而督亢何义?督亢安在?史不绝书,众说纷纭.其实要弄清这个问题,主要研读一下<水经注>卷十二"圣水"."巨马水"就可以 ...

  • 原创:《水经注》卷十二巨马河流域新考(修订稿)

    摘要:<水经注>卷十二巨马河条是探究今南北拒马河流域史地变迁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进行多重比对较勘: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分析 ...

  • 卷三十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易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易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 ...

  • 《水经.淇水注》所涉榆杨城、广宗县故城等考略

    A3 淇水又东北迳榆杨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文颖曰:邑在魏郡清渊,世谓之清渊城,非也. 榆杨城,具体不详:但按注文"文颖曰:邑在魏郡清渊,世谓之清渊城"推析榆杨城与北魏时期 ...

  • 水经注·卷十九

    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 渭水径县之故城南.<汉书集注>,李奇谓之小槐里.县之西城也.又东与芒水枝流合,水受芒水于竹圃.东北流,又屈而北入于渭.渭水又东北径黄山宫南,即< ...

  • 水经注·卷十八

    又东过武功县北,渭水于县,斜水自南来注之.水出县西南衙岭山,北历斜谷,径五丈原东.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余.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是以诸葛亮<表 ...

  • 水经注·卷十六

    谷水出宏农黾池县南墦冢林谷阳谷,<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玉.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本中乡地也.汉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户为县 ...

  • 水经注·卷十五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 ...

  • 水经注·卷十四

    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 ...

  • 水经注·卷十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伞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东过其县南,又东,尧水自西山东 ...

  • 焦氏易林注卷十二

    行唐尚秉和节之注 受业蒲城仵道益.丰润董维城堃校刊 萃之第四十五 萃.蒙庆受福,有所获得.不利出域,病人困棘.伏震为福庆,艮止,故有获,故不利出域.艮为域,互大坎为病.为棘.○域,汲古作城,病棘作疾极 ...

  • 周易集注卷十二【四库本】来知德

    涣[坎下巽上] 涣者离散也其卦坎下巽上风行水上有披离觧散之意故为涣序卦兊者也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所以次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坎错离离为日王之象也中爻艮艮为门阙又坎为宫庙之象也又坎为隐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