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模式
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模式
一、《致陈先生的一封信》特色分析
特色一:论证结构清晰
第一段:紧扣材料,引出中心论点(137字)
第二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并进行论证(273字)
第三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并进行论证(269字)
第四段:提出第三个分论点并进行论证(304字)
第五段:总结全文,回应中心论点(222字)
总起——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个分论点
分论 第二个分论点
第三个分论点
总结——回应中心论点
特色二:写得充实——1.论据充分;2.论据多样;3.论据新颖。
分论点1: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
①《古诗十九首》(古代)
论据 ②残疾作家史铁生(今天)
③当代诗人郭小川(今天)
分论点2: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
①潘岳辞官奉母(古代)
论据 ②荀粲为妻降温(古代)
③元稹白居易友情(古代)
分论点3: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
①鲁迅名言(现代)
②尼采名言(外国)
论据 ③韩愈上表被贬(古代)
④东林学派惨遭屠戮(古代)
⑤新东方学校捐款汶川(今天)
总结段:大儒张载名言(古代)
特色三:中心突出
总起: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
总结:强调中心论点
特色四:思想深刻,见解独特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
特色五:语言排比对称,富于表现力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当他……当他……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看,那为了……触,那落在……听,那重病在床的……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如韩愈一般……如东林学派一般……如新东方学校一般……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
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
毕竟……毕竟……毕竟……
二、高考高分作文基本特点
1.思想深刻,见解独特
2.中心突出
3.写得充实
4.结构清晰
5.语言富于表现力
议论文之标准结构
总起——提出中心论点(150—200字)
第一个分论点(200—300字)
分论 第二个分论点(200—300字)
第三个分论点(200—300字)
总结——回应中心论点(150—200字)
附:2015年全国卷 I高分作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2015全国卷I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 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陈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在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诗句,在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的、与自己相关或无关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这是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的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