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

(0)

相关推荐

  • 陆九渊:心学是儒不是禅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齐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思路比较接近,虽然有些神秘,但简易直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发明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心?现代中国人很难明白,西方人更不 ...

  • 听讲:王德峰讲心学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最近在网上看到他的讲座视频<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很有意思,听的时候,随手做了记录,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此,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王德峰认为,王阳明的" ...

  • 中华文化五位最具代表性人物:周公、孔子、老子、惠能、王阳明

    中华文明五位最具代表性文化名人:周公.孔子.老子.王阳明.惠能,塑造了民族性格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连绵不绝,从黄帝.尧.舜.禹.汤到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直到孔子集大成者.中国文化的发展,每隔数百年就有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5)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心”学王阳明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自称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也就是当今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家乡人.王阳明于1472年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就读私塾,以"读 ...

  • 刘晓林:用易经论佛家无生无灭

    用易经论佛家无生无灭 刘晓林 谈这样一个玄妙至极的问题实在是自找苦吃!论证之前先将必须说明的问题解释清楚--生命与寿命.通常我们看来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事实存在着天壤之分.易经认为整个宇宙由阴(--)阳 ...

  • 儒家心学与理学之争,谁胜?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也就是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达成统一共识.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及朱熹到鹅湖寺就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会上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

  • 阳明心学与佛家修行的不同之处

    阳明先生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指修行者必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关注体察本心,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在切实之处用功,其中要经历很多阶段.很多磨练.很多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阳明先生强调 ...

  • 从儒家,到佛家,到道家,再到王阳明心学,浅谈人活着的境界

    钻研了一番佛学,发现佛学不可学太深,学得太深就老想着丢下整个凡尘,学着学着就看透了人世沧桑,发现了人生无意义的真相后,人也就看开了,不想什么努力不努力的事情了,因为努力也是没有意义的,学深了人反而学废 ...

  • 八法之散圣 字林之侠客——徐渭书法艺术的美学意蕴及其心学渊源探赜

    徐渭(1521-1593)一生虽怀才不遇,命蹇时乖,却以其"口无旧唾,目不再览"的创新精神,"刁悍尖湍""精奇特兀"的笔耕墨耘以及其狂傲不羁 ...

  • 刘晓林:恭学录(选)

    恭学录(选) 刘晓林 张伯驹文: 秋碧传真,戏鸿留影,黛螺写出温柔.喜珊瑚网得,算筑屋难酬.早惊见人间尤物,洛阳重遇,遮面还羞.等天涯迟暮,琵琶湓浦江头. 盛元法曲,记当时诗酒狂游.想落魄江湖,三剩薄 ...

  • 刘晓林:心祭·上坟

    心祭 刘晓林 喧嚣的人世, 名来利往. 幸抑或不幸, 谁又能避开目送夕阳的仓惶? 清明节到了, 我在思考着红尘茫茫. 天堂的亲人, 是否在无助地飘荡? 找个地方, 倾情传递我的感伤! 回到故乡, 这又 ...

  •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第二十四章已经说过,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他 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 ...

  • 跟我读完一本书:《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学派“理学”和“心学”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新儒家的两个学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开端. 01 在邵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