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陈鹤琴:怎样做一个理想的教师?

陈鹤琴老师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在本文中,陈鹤琴老师指出了一位理想教师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即健全的体格、爱护小孩的心肠、研究的态度。这三个条件为何重要呢?不妨一起来看看陈鹤琴老师的阐述。

▲陈鹤琴老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小孩的心肠,能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

对于一切,要假定它是错的,然后用证明的方法,找出对的地方,那才是真对。

健全的身体

一个理想的教师,体格要健全。怎样立,怎样走,小孩子看了你,都会模仿你的姿势,所以教师的立与走,都要做小孩子的榜样,不但在教室如此,就是平常也当这样。

身体的健康与否,会影响到情绪的优劣,一个人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得到快乐,小孩子常常笑容满面,就是他们的身体好。

美国总统林肯,他面孔很难看,是一个麻脸,但是他的心里却非常愉快,真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他更有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和一个人说着:“世界上最美丽的男子,要算是林肯了。”因为他不但是仪容格式使人赞美,并且表现出各种美的态度来,使人对他发生好感,所以一个人不一定面容要好看,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和蔼的态度,倒是很重要的条件。

其他,对于教师的发音也非常重要。声音不一定要很高,声音太高了,结果使小孩子的血液时常在激动,并且会过分刺激他们的神经。不但讲的声调要适宜,对于措辞,也该得体,同样一句话,只要你措辞得体,就会动听。

爱护儿童的热肠

做一个教师,一定要能爱护儿童。假定没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虽你“满口珍珠”,但结果仍会和儿童格格不入。不过,这倒是不容易做的事,所谓“知易行难”。

教师对于儿童,不能有歧视的态度,普通的教师,往往对于清洁的儿童都很喜欢;对于不清洁的儿童,就很厌恶,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把孩子都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要一视同仁,有了这种心肠,小孩就会受到感动,我认为做教师的,这是最重要的条件。

儿童心理学方面告诉我们,3岁的小孩就知道爱和恶;同样一个小孩,有的人去抱他,他会哭;有的人去抱他,他会笑,这就是因为各个人爱护小孩的心理不同。冷酷的人,是孤独的;和蔼的人,会有很多的朋友。

我们除了爱护小孩以外,更要认识小孩,因为我们的对象,不是抽象的人,我们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性情,以及家庭状况,都要了解清楚。

有一所学校没有体育设备,那校的小孩都很顽皮,他们常做弹豆的把戏,只要有人走过,就要弹他一颗。有一次,一位教育家到他们校里去参观,也遭到小孩子的几颗弹豆,他便去询问校长:“怎么你们的校风这样坏?学生这样顽皮?”校长只是说:“此地小孩,是很顽皮,实在没有办法。”

教育家听了,仔细研究了一下,便请校长立刻召集学生,集中在礼堂里向他们讲演。可是这位教育家讲演时,终不提弹豆的事,演讲完毕,校长和教育家都站在门首时,恰巧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学生,无疑地他是一个顽皮小孩的小组织中的头脑,他走出校门,校长便介绍给教育家。教育家问他道:“我托你做一件事,可以么?”这学生说:“什么事?”教育家道:“你给我预备十副弓箭,明天早晨10点钟,我要到操场上来取的,好不好?” 学生道:“很容易,一定办到。”

校长因为明天不上课,怕他们不来,便问道:“那么其余的人来不来呢?”学生答道:“那不要紧,包在我身上。”到了第二天早晨,果然都拿着弓箭来了,教育家便教他们射箭的方法,小孩子都非常高兴,天天去练习,不久,把弹豆的习惯,变成射箭的技术了。

这就是校长过去不了解儿童的心理,不能相机改变儿童的习性,只是一味去压制,没有给他一个正常发泄的地方。这位教育家了解到这一点,结果把坏的行为转变为好的活动了。

所以教师对于小孩的心理,一定要了解。小孩因发育时期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随之各异,我们一定要用妥善的方法,去适应小孩的心理。

研究的态度

教师没有研究的态度,就难收到良好的成效。教书是一件难事,我们在过去学校中所学的,有许多不一定是相宜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拿了书本去教学。

我曾参观过一所学校,那所学校正在菜场后面,我便问一位教自然的先生道:“你教自然有什么困难?”他答道:“校中无标本、仪器,觉得非常困难。”我就对他说:“你的标本就在你的前面,你买了鱼来,就可以看见鱼的动作,鱼的沉浮;你买了一只萝卜或几粒豆,你就可以研究它的形态和生长程序;你在这环境里,尽可研究一年四季的东西,不一定按照书本的内容呆板 地去教学。”

我们做教师的,应当随时随地,留心去观察,尽管不是书本上的材料,我们也要利用它,使它变成教材,何况明明是极好的材料呢!

还有中国幼稚园内用腊膏做手工的,可是腊膏价钱很贵,大多来自外国,其实中国也有很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因为不去用脑想,不去用眼看,所以一味去向外国买腊膏。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山东的米粉工人,用颜色粉做成各种各样的玩物,卖给小孩子,我便花了5块钱去向他学调粉的方法,学会以后,回去就用米粉仔细研究,照样去做,做起来也很美观;再加些明矾,便不会发酵,可以多放几个星期,用这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和腊膏一样,那么何必一定要花更多的钱去买外国的腊膏呢?这就是因为不能应变,我们应当随时随地睁大眼睛,到处去找材料。

又有一次,我在上海惠罗公司内看见一个盘,盘中像钟一样,有一长针, 底下有一短针,都可以动的,这是一个赌具。我看见了这赌具,就利用它做一个九九数盘。本来是一个赌具,现在变为一个很好的教具了。中国麻雀牌是很坏的赌具,也可以变成认字、联句子的教具。

所以做一个理想的教师,一定要有研究的态度,眼睛放大,脑筋灵敏,虚心学习,随时应用才是。我记得陶行知先生说:“宇宙的一切,都是教材,有许多教师拿一本死书,把自然的活的教材,都遮没了。我们要把书本抛在旁边,张大眼睛去看看世界。”这样才算是一个理想的教师。

end

来源:

《陈鹤琴全集》

(0)

相关推荐

  • 愚园路851号人民教育家陈鹤琴旧居

    愚园路851号人民教育家陈鹤琴旧居 愚园路851号建于1930年,为欧式独立花园别墅,陈鹤琴1945年8月至1950年12月曾在此居住. 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 ...

  • 再好的老师,也有教不好的学生!(再忙也要读一读)

    来源:教师之窗 陶行知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讲台下的任何一个学生. 我是认同这句话的. 不放弃教室里的每一个孩 ...

  • 陈鹤琴: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活的教育”

    陈鹤琴 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偶然的机会,看到学前教育泰斗陈鹤琴先生发表的一篇演讲.读完十分震撼,他对"活的教育"的理解,即使放在今天,也值得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去反复思考! ...

  • 你家的小孩可爱吗?盘点培养“萌娃”七大指标

    你家的小孩可爱吗?盘点培养"萌娃"七大指标 随着各大综艺节目的热播,爸妈们被电视上的"萌娃"深深吸引,总想着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得可爱无比.真正的可爱的小孩的七大 ...

  • 家庭教育到底该怎么办?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这样给出答案(作者:陆其国)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新的学年,不少稚嫩的幼儿步入幼儿园,开始自己的集体学习生活,学龄儿童 ...

  • 陈鹤琴:从一个儿童的图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发展

    绘画对于儿童是有强烈的吸引力的,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画画.一个二三岁的儿童就会握着蜡笔或铅笔在纸上胡乱图画,你若不给他适当的纸张,他就会在墙上乱涂! 因此,儿童的绘画,从古以来,就引起了哲学家.教育家. ...

  • 如果可以,我愿一生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小影的第334篇文字,不懈努力,只愿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喜欢文章,就在底下的好看处踩踩奶) 今年应该是我在家里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假期,一来是过春节,二来在老家办婚礼.所以,当大家在朋友圈晒开年利是的 ...

  • 教师节演讲稿: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

    发布时间:2016-11-02 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我衷心希望我们学校的老师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幸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 ...

  •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在精神领域,要拥有积极情绪,树立人生意义,过高质量的智力生活:在个人生活领域,要涵育令人惬意的品质,具有合理的物质保障,拥有美满的家庭和健康丰富的业余生活:在职业生活领域,要寻求使命 ...

  • 潘书朋:经典语录——让自己做一个自由的教师

    726.如何让自己相对自由一些,那就要学会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敢于提出的见解和观点,要学着让自己"带着镣铐也要跳舞",只有这样才会在急功近利的 ...

  • 做一个有思想教师的个人体悟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一种境界,一个理想化的追求.可是,做有思想的教师很不容易.不过在课堂中,在教育实践和研究中,还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可尝试性的. 我在刚开始做政治老师时,严格遵守把自己的想法留在教室外 ...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什么?幸福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标准. 灰姑娘说:幸福就是可以和心爱的王子一起跳舞: 睡美人说:幸福就是在黑暗中沉睡时得到甜蜜的一吻: 海的女儿说:幸福就是要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即使自己失去生命: ...

  • 【我和我的书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近日,我读完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芸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读完这本书后,给我的收获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 .我想,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它来源于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