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在吃的它,可能正把你推向疾病的边缘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一日三餐是生活的重中之重

吃对了,有助于强免疫,防疾病

吃错了,却可能让疾病找上门

比如,很多人就存在高碳水饮食的问题

但这却可能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具体都有哪些危害呢?

生活中又该怎样控制碳水的摄入量?

【第一题】

高碳水饮食,可能造成什么危害?

A、增加糖尿病风险

B、引发 脂肪肝 、高血脂

C、缩短预期寿命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以上都是

【解析】

碳水化合物 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如果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就会加重胰腺的负担,还会增加脂肪堆积,久而久之,容易导致 胰岛素抵抗 ,加大2型糖尿病风险。

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多余的部分就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增加高血脂风险。同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说明其他营养摄入较少,容易导致运送甘油三酯、磷脂、 脂肪酸 的脂蛋白合成减少,增加甘油三酯的积存,诱发脂肪肝等疾病。

2018年《柳叶刀》一项研究表明,总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预期寿命存在关联。50岁的人,如果碳水摄入在50%~55%,平均可以再活33.1年;比碳水摄入>65%的人多活1.1年。也就是说,碳水摄入过多可能减寿。

【第二题】

哪些方法有助于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A、先吃菜后吃饭

B、细嚼慢咽

C、粗细搭配

很多人习惯一口菜一口饭地吃,但要想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建议先吃菜,让蔬菜占据一部分胃容量,有助于控制食欲,然后吃肉类,最后再吃主食。

大脑接收到“我吃饱了”的信号大概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收到信号,就会继续进食,等感觉到饱的时候,往往已经吃多了,碳水摄入自然超标。建议早餐用时15~20分钟,中、晚餐用时30分钟左右。

膳食指南推荐:运动强度中等的男性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0~360g,女性为250~290g。可用1/3~1/2的粗杂粮代替部分 精米 白面,既能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也有利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第三题】

关于减轻高碳水饮食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水摄入并非越低越好

B、 白芸豆 抑制碳水吸收

C、适当多运动增加消耗

虽然高碳水饮食不值得提倡,但碳水化合物摄入也并非越低越好。《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有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寿命。相对来说,5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是最好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芸豆提取物中含有较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物质,能阻断淀粉分解,减少 葡萄糖 吸收,从而降低糖类对健康的威胁。平时可用白芸豆替代部分精米白面。

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会被分解成葡萄糖,人体一般70%的能量来自于葡萄糖分解,如果进行高强度运动,几分钟内就可能消耗大量葡萄糖。所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比较多,可以适当进行 无氧运动 ,比如短跑、跳绳、球类运动等,促进消耗。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