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二肚的麻糖担

(0)

相关推荐

  • 酸枣小孩:端午节与麻糖

    端午节与麻糖 就像元宵节的不吃汤园,在王村,端午节也是不吃粽子的. 王村的元宵节不吃汤园,吃饺子:王村的端午节不吃粽子,吃麻糖(音同烫).乡下人不喜欢跟风逐潮,自已研发出一套经济实用的饮食风尚,流行于 ...

  • 散文天地 | 秦维明:何以解忧,唯有麻糖

    何以解忧,唯有麻糖 文 | 秦维明 每年的春节过后,我习惯把新老的朋友请在一起喝茶,其间总爱把老家的麻糖拿出来摆显摆显.当听到他们对孝感麻糖"香脆可口.甜而不腻.回味绵长"的褒赞时 ...

  • 四十年前盼过年 丨杨龙声

    四十年前盼过年 文/杨龙声 四十年前,我刚满九岁.过了腊月二十,就天天掰着指头算离过年到底还有几天.一大家子人,除了父母和哥哥姐姐,还有爷爷奶奶和还没出嫁的幺姑.每天晚饭后,全家人都围坐在火笼边烤&q ...

  • 黏糖

    "黏糖"在孝义话中可以读mā tāng,即"麻糖". 这个"黏糖"在司马村读mā tuō. 普通话的"n"与孝义话的&q ...

  • 儿时的年味②——熬麻糖

    熬麻糖一般是在腊月中旬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项活动大多在夜间进行.麻糖麻糖,实在是既麻烦辛苦,又甜蜜快乐.这其中,培育好的麦芽是麻糖成功的关键.母亲先将几斤小麦淘洗后放进小筲箕里,盖上湿布,藏在温暖的 ...

  • 【随笔杂记】重访二十小时书店

    中午,应艺哥之约,在北岭新海利喝茶,见到许久没见面的蔡旭老师. 三个老乡,老中青小聚. 一边喝茶,一边说些文坛闲话逸事. 聊到深圳的龙岗红立方书城,聊到珠海的书店.深圳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书店,并且模式很 ...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随笔杂记】城北的凤凰花

    雨霖岳母家后面的树,景乐拍 七十年代初,舅公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记得奶奶讲过舅公的一个故事,有年农忙时期,舅公经常犁田耙田,裤筒卷到小腿位置.舅公每天在水田里劳作,这卷起的裤筒湿了干,干了湿,一穿就是 ...

  • 【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 ...

  •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 【随笔杂记】山水之间有清契

    今日立夏 四月里第二次去活竹村,在离村不远的下坡路旁边的石头,碰到有个老者在凿字,当时凿成的字是:出入文明.下句大家猜是"欢迎再来." 昨天,海哥在"三七"骑行 ...

  •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 【随笔杂记】母亲三两事

    母亲这个习惯,记不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兄弟姐妹们出门,母亲都会发红包买水. 记得小时候,每回到小镇玩,母亲除了给买东西的钱外,还要把一毛钱放进我另外一个口袋嘱咐我:这是救命钱,不到万一不要用. ...

  • 【随笔杂记】南山庐的真柏小盆景

    题记:去南山庐喝茶,写几段文字以作记录.等璁儿长大了,他读到这些文字,就会知道爷爷带他去过哪里,跟谁在一起. 图片来自南山庐 初夏夜,南山庐里两道茶,一道龙井,香郁味醇,齿颊生香.一道普洱熟茶,茶香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