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论语·泰伯》,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生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就对孟敬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鸟儿在即将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会十分哀伤;人快要死的时候,他这时候所说的话往往也都是充满善意,回归到人类最初的本性。

我们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后,就被周围社会的利益所驱使,在与身边人群的交往过程中,变得复杂、变得谨慎、变得功利、失去了原来的本性,将本性的善良或隐藏或压抑在心底的最深处。
在与人说话之前,就要权衡好语言的轻重,变得谨言慎语。尤其是在想要表达自己意见或建议的时候,人人变得担心自己直率的观点,会不会在无意中伤害到其他人,从而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而影响自己的仕途,影响自己事业发展的前景。从而让自己在说话和做事情之前,都会先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肯将自己的建议发表出来。发展到人生的最后,往往说出来的意见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都不是自己最本性的内容,都失去了儿童时的纯真无邪、童言无忌。
但当一个人知道他的生命将要结束之时,面临弥留之际时,就将所有的顾虑都抛之身外,再也没有了顾忌,再多的隐藏、虚伪、谎言在此时已经变得没有什么的意义,也不需要再担心现在将最真实的话说出来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这个时候,人们所要畅所发达的语言,才是最善良、最本性,也是最真实的心声。

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更是最大的痛,一生大部分时间包含在虚伪、虚荣和自我欺骗中而度过,最后的一瞬才有了出生时的本性和善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