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可以作句子的谓语,对主语起说明作用。例如:“军书十二卷”(《木兰诗》),“举所佩玉以示之者”《史记·鸿门宴》)。这“十二、三”并不带有动词性,即并不表示动作或变化。有的时候,数词用作动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上的变化。如:

①此三子者,……与臣而将矣。(《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这三个人(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了。“四”前有时间副词“将”作状语,可见“四”已用作动词,意思是“成为四个、变为四个”。

②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敢逃死而其心乎?(陈弘绪:《文天祥传》)

——国家灭亡,自己不能挽救,做臣子的死有余罪,还能为逃避一死改变自己的一颗忠心吗?“二”带宾语“心”(“其”是“心”的定语),“二”用作动词。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之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

  • 文言基础知识:名词用作动词

    根据不同的意义和语法特点,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有些词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叫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名词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主 ...

  • 文言基础知识:动词用作副词

    用在动词前边,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经常是副词.如果把动词放在副词的这种位置上,让它修饰.限制后边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这个动词就用作副词.动词作状语,这种现象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不同的是:现代汉 ...

  • 文言基础知识:名词用作副词

    根据不同的意义和语法特点,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有些词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叫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用作副词 名词用作副词,这种情况现代汉语里极少 ...

  • 文言基础知识: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表示人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动词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谓语.例如"齐师伐我"."豪杰并起":"伐.起"都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动词也 ...

  •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经过长期积累,潜入生命,积淀于民族精神之中,形成了强大的传统力量,对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生存起着极大的凝聚和支撑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

  • 文言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字和词

    文言,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书面语.这种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它逐渐地离开了活的口语.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害怕劳动人民掌握文化,他们把文言奉为"正统",并且极力 ...

  • 文言基础知识:词义的古今差别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历史悠久,古今汉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古今汉语的不同,突出地表现在它的词汇上.翻开一篇古文,我们看不懂或看不甚懂,主要的障碍是它 ...

  • 文言基础知识:举例说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本来的意义,叫本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一个词,在没有给它造字以前还可能有更原始的意义,不过那已无从考查了.我们所谓"本义",指的是字形能够说明.上古 ...

  • 文言基础知识:汉字的部首

    汉字的字形能够说明字(词)义,字的形.义是统一的.按照字的形体加以分类,同类的字算是一部,每部找出一个代表字作为一部之首,叫部首.汉字有独体和合体的区别.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