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认证”出新规?一年必须认证4次,少一次都影响拿养老金

社保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社保,生活上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不光是看病就医要自己负担所有费用,在退休以后也不能依法享有退休后的福利政策。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已经有13.6亿的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几乎与14亿人口持平;而持有社保卡的人数也达到了13.35亿人。

对于国内的一部分贫困群体来说,国家并未“忘记”。参考人社部的数据可知,在国家的帮助下,2020全年实现了6098万的贫困群体建档立卡,社保的参保率基本稳定在99.99%;截至2020年,各项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在就业方面,扶持了贫困劳动群体3243万人;在技能培训方面,全国总共组织超过270万次针对贫困群体的培训。

由此可见,社保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真正惠及每一位老百姓,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保网”。当然,在2021年,社保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好消息就是今年养老金正式“定调”,实现17连涨。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养老金的涨幅为4.5%,虽然比去年的涨幅下降了0.5%,但是今年养老金的涨幅是基于上一年养老金的标准而上涨,简而言之,我们领到手的养老金越来越高了。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的政策将会在5月底出台相关政策;第三个好消息对于广大灵活就业人群非常重要,那就是将在今年9月底出台关于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

当然,最令广大参保人员关心的就是养老金的领取问题。众所周知,要想在退休之后拥有一笔“退休金”,必须得缴满最低15年的缴费年限,除此以外,还需要完成养老金的资格“认证”。不过,在2021年,社保认证迎来“新规”。

一年“认证”4次,少一次都不行?

养老金资格“认证”分为线上和线下,如果是线下认证,需要退休人员在认证时间内到当地的参保机构进行认证办理,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腿脚不便和已经搬离参保地的退休人员,为了更好的帮助到认证群体,现在有不少城市推出了一种新的认证方式——“刷脸认证”。

刷脸认证的操作性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社保认证的APP,进行“刷脸”后,就能完成养老金认证。不过,选择“刷脸”认证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年要认证4次,如果少一次,有可能会影响到领取养老金。

现在已经有多个省份开启了养老金认证窗口,只要距离上一次认证时间满了12个月就需要再次进行认证。比如河北衡水的认证时间截止6月30日,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完成认证,将会从8月份停发养老金。

北京的养老金认证时间从2021年1月25日开始,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结束,对于认证方式,如果拥有“北京通——社保认证”的参保人员只需要完成线上人脸识别认证,如果不能使用线上认证,可以到当地社保机构或者用人单位进行线下认证。

为什么要实行养老金资格认证?

相信会有不少人对线上认证规则感到费解,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养老金的资格认证呢?

其实,一年认证4次很有必要性,毕竟人年纪大了容易出现意外,而且老年人的容貌变化较大,一年认证4次以后,一方面可以让国家对每个季度老年人的生存情况更好地了解,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在老年人过世之后,出现家属“冒领”养老金的行为。

而且国家政策向来惠及惠民,对于许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是家中没有亲属的独居老人、认证比较困难的老年群体来说,有些城市特别推出了帮助老年人的上门认证服务。比如亲属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可以到当地的社保机构预约工作人员上门办理。

现在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在未来,也许线上认证将会成为“大势所趋”,不过国家的政策向来都不是“一刀切”,任何改动都会基于适合的国情。如果家中有退休人员,别忘了赶紧去办理资格认证。最重要的是,如果选择了线上认证,千万记得在接下来一年内要认证4次,少一次都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