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乱弹]关乎“笔墨”的杂议

(0)

相关推荐

  • 【国画周刊】朱剑 | 书画同源语境下潘天寿书法与绘画的意蕴

    绘画向书法借鉴"写",是为了和书法一样具有"化机",而且绘画创作的目的也非逼肖客观对象.董其昌提出的"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 ...

  • 共度元旦佳节——著名画家邱军作品赏析

    <凌风图>235cm×158cm 抱朴含真游物外 笔含春雨润芙蓉 --邱军中国画美学思想浅析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画家)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数 ...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山水卷》之黄宾虹

    刊首语 本专栏从即日起,将刊发李人毅撰写的,由天津杨柳青画社于近日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家研究·山水卷>中所收录的30位画家.本书所收录的画家,无论是大师还是发展中的画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 [二流乱弹]关于三棵树的闲议

    远望有云      2017          段守虹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人爱画女人,有人爱画花草,有人爱画山水,同我一样爱画古装人物坐松树上,都可以找到心理上偏执的动机,画的题材越冷僻和狭窄,偏执 ...

  • [二流乱弹]半册杂画,快意寄怀

    这是设计家刘曼女士以我小品为素材设计的成套作品的一帧,题目是"乱弹琴" 就着裁下纸张的边边角角信笔画来,这是我的最爱.因为随意之间即是情怀最惬意舒心的好去处,这已是我的习惯. 朋友 ...

  • [二流乱弹]笔墨及形式的不合理性(上)

    从中国的笔墨想开去,我也说说. 笔墨,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形式,它具有这个地域文化的潜意识选择与表达,也是外来文化不断介入的结果,从开阔文化视野来看,我们现在认为合理的笔墨关系与构图形式金科玉 ...

  • [二流乱弹]笑笑庚子年

    弄点颜色,蘸些水与墨,刷刷点点.曰:"画花卉."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花卉这题材并没有排到前面,想画得好也是不容易的,或者说很难,但上手就容易多了,正是看到这一点,咱也捡 ...

  • [二流乱弹]体量感不应该专指雕塑

    闲来写了几篇飘飘忽忽的现代诗,只为好玩,便有朋友认为我换了境界. 一个人的本性气质怎么能说改变就改变了?起码我没有这个本事.我的质性还是较近金属感.体量感的一类.这更带有雄强的气质,蛮荒且骄傲,才适合 ...

  • [二流乱弹]现代主义那些大师

    第一次看到这件初民制造的陶瓶,我不禁被震惊了,随之引起了我的思索. 原始先民把他们时常用木棒石块画在土地上的造型方式,用泥塑的手法直接搬到了罐子上.如果这是六七千年前人的造型观念,那么就在不久前我还在 ...

  • [二流乱弹]残缺美与大写意类似

    暮春时节,下午的天气很好,于后院的杂物堆中捡到一个多年前的泥娃娃,现在时尚的叫法是人偶.据说这"人偶"的汉字一词来自东邻日本,其实用泥塑造偶像在中国老早以前就有了,最著名的就是红山 ...

  • [二流乱弹]云中的“猪”

    我的不少朋友是画家,很勤奋的.现代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对图形感兴趣,即有表达的愿望.这便成为人类绘画的开端.为什么有的人成为终生画家或说艺术家,多数人去从事了其他行业,回答多种多 ...

  • [二流乱弹]我的画来画去

    本尊自诩就像个游吟诗人,独自四处游荡,捡拾似乎是缪斯女神遗落的花瓣而成为自己的珍藏.既然是这样,我就不指望会捡到什么了,那就是捡到什么就是什么啦,无论是满天星还是车前菊,或还有牡丹花与郁金香,另外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