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威:中国早期文献及考古材料中黄帝形象的研究
相关推荐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
-
荐读|陈连山: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摘要 神话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历史.远古的神话和后世的历史叙事在社会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用神圣叙事来证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制度.所以,我们不能根据神话情节的虚构性来否定神话所要证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性.在此, ...
-
第1466篇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点思考2
(续) 2.炎黄的历史文化不在龙山时代 假设黄帝的历史文化在龙山时代,那么它会是哪种考古学文化呢?首先这种文化不会在长江流域,这不用论证.其次,它也不会在长城地带及其以北,因为在龙山时代,长城地带及其 ...
-
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大盘点——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二篇: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大盘点--探寻早期中国文明,分清文化类型与遗址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早期考古学文化一览表 原始社会又叫史前社会,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对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基 ...
-
考古人许宏:从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中寻找“最早的文化自信”
作者:栾吟之 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是"大都无城",那段时期正是典型的华夏族群的上升阶段-- 上古时期,城市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考古学视角该如何理解"城市"的 ...
-
科技考古 | 见微知著 “微”观中国早期玉器技术发展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出土了玉环.玦等距今9000年的玉器,为中国玉文化以及早期玉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李有骞等发掘者称之 ...
-
“文学中国”首届中国作家微信书画展之于晓威作品专辑
主持人简介:郑润良,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后,<中篇小说选刊>特约评论员,<神剑>.<贵州民族报>.博客中国专栏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文学评论高研班学员,中国文艺评 ...
-
饭岛武次:二里头考古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三)
作者:饭岛武次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 ...
-
金正耀:“何以河南”之问与中国科技考古新方向——“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四)
作者:金正耀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重 ...
-
王立新:再论二里头文化渊源与族属问题——“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二)
作者:王立新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重 ...
-
许宏:二里头与中原中心的形成——“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一)
作者:许宏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重大 ...
-
中国当代美术爱好者——杨朋、杨欢、邵林红、谢勇、郭伟光、苏晓波、李远权等
(一)杨朋 个人简介: 杨朋,原名:杨鹏,字鹏举,号"天外一闲人"."苦心斋主".自幼酷爱书画,临池习画近三十载.祖籍湖南长沙宁乡市. 2020年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