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两首朦胧的悲秋诗,忧思无限,愁情万种
相关推荐
-
苏轼行书《杜牧〈清明〉诗》
公元1080年,45岁的苏轼谪居在黄州,次年的春天,春雨绵绵,而且下得有点过.由于天天下雨,苏轼无法开荒搞副业,日子过得艰难.在破屋内,他只能看书写字打发时间. 好不容易天放晴了,苏轼的心情大好.可苏 ...
-
杜牧站在溪桥远眺,写下一首千古伤心之作,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断肠
杜牧所生活的时代是晚唐,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及"牛李党之争"之后,整个大唐王朝早已是摇摇欲坠,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生活在那 ...
-
葛晓音:从情景关系的处理,看“小李杜”七绝的艺术创新
文/葛晓音 杜牧和李商隐在晚唐以诗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小李杜".这两位大诗人因性格和诗风完全不同,各自的特点极为鲜明,几乎无须比较.但是由于二人都以七绝见 ...
-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虽然夏天已经远去,但唐诗中的夏天,依然绝美如昔
人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实际上,四季循环不断,从春天到夏天,再从夏天到秋天,最后又从秋天到冬天,天地万物就这样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此时,北方很多地方,萧索与寒冷早已 ...
-
唐朝“天才诗人”,一首悲秋诗短短二十字,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王朝,或许这与当时的王朝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朝盛世,江河澎湃,涌现出了许多豪迈的诗人,就如李白.之后王朝由盛转衰,又出现了诸如杜甫之类的忧国忧民诗人. 总而言之,大唐王朝就是诗歌的温 ...
-
天才诗人王勃的一首悲秋诗,短短二十字,古往今来引起无数共鸣
提起古诗离不开唐诗,唐代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精彩绝伦的作品,可以说就算只写唐诗鉴赏,写个几十年也写不完.今天要说的这位啊,也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文中子王通之孙--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
李商隐献给杜牧两首诗,极力吹捧,得到的却是沉默
在唐朝的诗坛上,李白和杜甫的名气最响,声望最高.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李白和杜甫的关系也十分友善,是文人交往的佳话.杜甫比李白要小11岁,也是李白的忠实粉丝.不过,李白虽然很早成名,是全民偶像,但对杜甫却 ...
-
汉武帝写了一首悲秋诗,优美巧妙,惊艳了2000多年
每天诗词猎奇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一代有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西汉极盛时代.但刘彻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并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擅长诗赋.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就特别推崇刘彻的文学才华,认为他的 ...
-
原创|桃花探源两首(看图作诗) ||作者:文微忍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文章阅读也可在微信读书上检索此文 桃花探源两首 (看图作诗) 作者/文微忍 编审/天美五星 桃花探源两首 (看图作诗) 作者/文微忍 ...
-
从收录两首三观不正的诗,看《文选》的选文标准
这些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很多人都慢慢的从心底有了民族自信,随着而来的国学热也让大家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灿烂,希望通过学习古文来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自信. 学习古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古人的文章, ...
-
知见诗社 |《第一百封情书(外两首)》——作者: 赵希斌,诵读:万诗敏
插图画家:张强 第一百封情书(外两首) 作者:赵希斌 诵读:万诗敏 第一百封情书 撕下一张日历 好日子更近了 郑重铺开一张豪华的信纸 铺开一张洒满花瓣的床 今天我要更直接地拥抱你 先用一个严肃的词覆盖 ...
-
知见诗社 |《命运(外两首)》——作者: 赵希斌,诵读:万诗敏
插图画家:张光奎 命运(外两首) 作者:赵希斌 诵读:万诗敏 命 运 千里之外 多大的半径 什么力量把我推向你 我们握握手 彼此怔了一下 这 就是命运 感觉像雾 语言插不进 一个怯怯的 ...
-
宋代无名尼姑《悟道诗》、唐代高僧本寂《焰里寒冰结》,两首充满哲理的禅诗,踏雪寻梅和烧火取暖,写透人生的欣喜与淡然
一花一世界,那花里的世界是否也一样,有喜怒哀乐? 你我这样的红尘中人,或许参不透佛理,却不代表我们不懂禅学之美.不然,诗佛王维那些空灵之作,为何会经久不衰? 曾几何时,有学生问我:"为何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