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嫄”祖居或即郑州申河遗址------《山海经》系列研究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有一申河遗址,位于申河村西南部的山顶上,已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公开资料较为简略,未介绍其具体测年,也不知道有什么内容。本人在研究《山海经》的过程中,发现此地或为周祖弃的母亲“姜嫄”之祖居

遗址所在申河村位于贾鲁河东岸,而据本人研究,此贾鲁河应当就是《山海经》中的赤水。本人曾著文《解读上古中国的一把钥匙------关于<山海经>所载地域及其史料价值的讨论》,认为《山海经》海经所述地域的西北隅正在今天的荥阳、郑州西,昆仑即浮戏山一带,而众所周知,赤水即发源于昆仑山东南隅。《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昆仑之虚与昆仑山稍有不同,昆仑之虚范围比较大,包括山阿。《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此赤水之北,尚为昆仑之阿,可见昆仑之虚向北范围较广。我们在地形图上可以很容易确定:“赤水”当为今天的贾鲁河,其发源于新密市密县圣水峪,正处于浮戏山东南隅(昆仑山或定于少陉山更为精确)。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我在《“黄帝大人说”之阐发,兼论“天”、“地”本义------<山海经>系列研究》一文中指出,此节中长胫之国即为黄帝族裔的“大人之国”。此地“赤国妻氏”或即后稷之母“姜嫄”,“赤国”为有邰氏居地;姜嫄“履巨人迹”,实与大人之国的大人野合。《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此记载显然与大荒经所载同事异文,“大比赤阴”袁珂认为“大比”或“大妣”坏文,正应为姜嫄。

经以上讨论,我们认为:“姜嫄”有邰氏居地在赤水东,即今日贾鲁河之东,或即申河遗址。此外还有一点或可为此论提供一些支持,申姓上古源自姜姓,此申河不知因何得名,可能与姜嫄有关,邻近的贾鲁河枝源为窑申河,可能也是同一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