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四)

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

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感人始好。昌龄《送别》诗云:“醉后不能语,乡山雨雾雾。”又落句云:“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又:“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又李湛诗云:“此心复何已,新月清江长。”

解语:此势其论所解甚详,简言之,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相惬,是为无形变有形,使所言之思得以具象。

题外语:私以为此势可作起势亦可作收势,作起势其后可自由承转;作收势,前三联起承转亦可自由组合。

问春何处有?草色育郊南。斜日山阴坠,暮烟杨柳含。

长堤风落落,低语影纤纤。归坐风铃下,清光衣上沾。

拙作五言七言皆是作起势。五言以“问春”为起句,其思落入对句草色育春的郊野。再以“斜日”“暮烟”“长堤风”“低语影”来映衬,而这些景物却隐含着春息。归后坐在风铃下,任那清光轻轻洒落在衣衫上。

所记少年情事遥,流光拂过一支箫。且思亭榭处风絮,尤动心怀者画桥。

散漫柳烟声悄悄,忆来桃树色夭夭。那时多少天真语,闪烁眸中是火苗。

七言以忆“少年情事”而起,然后化身“流光”轻拂着一支箫。由此思起了亭榭处的风絮、动心的画桥,那是多美的情景。而今柳烟寂然,由是忆起那曾经的桃之夭夭,那时的言语是那么地天真,眸中闪烁着的是纯情的火苗。

相分明势。

相分明势者,凡作语皆须令意出,一览其文,至于景象,恍然有如目击;若上句说事未出,以下一句助之,令分明出其意也。

如李湛诗云:“云归石壁尽,月照霜林清。”崔曙诗云:“田家收已尽,苍苍唯白茅。”

解说:此势其论甚详,凡首二句出语必是其意旨明了,若是上句其事未能道出,必以下句来道明其意。

题外语:私以为,此势与下句拂上句势相若,区别的是下句拂上句势的下句是相违或注解,而此势是相辅成的。其后自由承转。

南岸风柔软,荷池春水平。朱颜画亭小,浮气远山轻。

故道寻无迹,空楼听有声。所怀何以寄?幽处一灯明。

拙作五言首句只写到“风柔软”实是不明意旨,二句以“春水平”相助,这样便道出是关乎春情的了。接以“画亭小“远山轻”来点染。颈联转到“故道”“空楼”来写主观感受,最后以“幽处一灯明”作结以留作想象。

初见春光芳道边,一堤杨柳一堤烟。清流低语依山近,水榭新容映日圆。

适意随风寻故道,沉言遗梦动心弦。如何独上层楼坐,无限生机正蔓延。

七言首句“初见春光”,二句辅以一堤杨柳烟来明了其意:亦是关乎春情。接与五言同,以“清流”“水榭”点染,颈联依然是主观感受,最后以“无限生机”籍以希冀。

一句中分势。

一句中分势者,“海净月色真。”

解语:一句中分,是为一句中两景平分,配以物之情语,或平行并列或递进相承或相悖相违或因果等等皆可。

题外语:其句可为诗中任一句。

正值风轻巧,出游当自如。气清原野阔,云淡柳林疏。

会意崇明景,入心春晓图。应知千里外,有月照平湖。

拙作五言此势句为“气清原野阔,云淡柳林疏。”因气清而原野阔,因云淡而柳林疏,是为因果。

千里青青草色齐,风从原上漫过堤。流光脉脉春波静,烟树离离夕日低。

值此寻花入园里,如何漫步在城西。那年细雨拱桥下,刻骨痕深每自题。

七言此势句为“流光脉脉春波静,烟树离离夕日低。”流光脉脉而使得春波平静,烟树离离而使得夕日低沉,是为相承。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十三字】望斜曦

    望斜曦[十三字] 文/冯斌一鄂 望斜曦日落烟溪水漫堤风九转 [诗/七绝] 望斜曦日落烟溪,日落烟溪水漫堤. 溪水漫堤风九转,堤风九转望斜曦. [之文] 斜阳如诗,恬静悬挂在无边的天际,悬空携着相思,带 ...

  • 【诗词微塾】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 众所周知,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中二联对仗均是其显著特征,也是格律规范,此无需赘言,这里只讲一些特例. 一.通篇对仗者 异彩纷呈的唐人作品如王冠一样璀璨夺目,哪一颗是那王冠上的珍珠呢?说法不 ...

  • 【诗词微塾】律诗的节奏格式

    律诗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奇数的,大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最后剩一字音,独成一个音节. 多数情况下,意义单位和声律单 ...

  • 【诗词微塾】律诗基本句式

    五言律诗也称五律,其格律句式分四类,是我们在创作中常常运用的. 现在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1)仄起仄收(即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例李白<塞下曲>: (标准格式)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

  • 【诗词微塾】律诗的节奏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律诗的节奏 律诗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每句 ...

  • 【诗词微塾】律诗的格式

    律诗的格式 一般所谓律诗,也只能把绝句的平仄安排重复一次.但中间四句必须运用对偶,使胸腹饱满,符合奇偶相生的法则.这对偶的构成,在词义上要虚实相当,铢两悉称,在字调上却要平仄相反,刚柔相济.兹更举例如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理入景势. 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理欲入景势,皆须引理语入一地及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解语:一句直比,是为一句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三)

    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 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二)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者,亦题目外直树两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题目意是也. 昌龄<留别>诗云:"桑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