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0)

相关推荐

  • 山居秋暝诗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前言 山居秋暝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五律的中间四句往往一联写景一联抒情,如果都是写景的话,就会有些区别. 这首诗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律诗小忌,王维山居秋暝中间二联写景,为何被清朝诗家批评?

    前言 前几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山居秋暝诗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第三至第六句是指中间二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 ...

  • 【诗词微塾】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 众所周知,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中二联对仗均是其显著特征,也是格律规范,此无需赘言,这里只讲一些特例. 一.通篇对仗者 异彩纷呈的唐人作品如王冠一样璀璨夺目,哪一颗是那王冠上的珍珠呢?说法不 ...

  • 【诗词微塾】律诗的节奏格式

    律诗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奇数的,大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最后剩一字音,独成一个音节. 多数情况下,意义单位和声律单 ...

  • 【诗词微塾】律诗基本句式

    五言律诗也称五律,其格律句式分四类,是我们在创作中常常运用的. 现在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1)仄起仄收(即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例李白<塞下曲>: (标准格式)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

  • 【诗词微塾】律诗的节奏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律诗的节奏 律诗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每句 ...

  • 【诗词微塾】律诗的格式

    律诗的格式 一般所谓律诗,也只能把绝句的平仄安排重复一次.但中间四句必须运用对偶,使胸腹饱满,符合奇偶相生的法则.这对偶的构成,在词义上要虚实相当,铢两悉称,在字调上却要平仄相反,刚柔相济.兹更举例如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解语:一句直比,是为一句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四)

    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 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感人始好.昌龄<送别>诗云:"醉后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三)

    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 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二)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者,亦题目外直树两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题目意是也. 昌龄<留别>诗云:"桑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