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相关推荐
-
只知道王献之字写得好,还不知他竟然这么大气
王献之是何若人也?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个王羲之的儿子,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关于其他,大多数人知之甚少.其实,跟他的书法名气比起来,他的个人魅力更受欣赏. 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多个方面.我们 ...
-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识人智慧不妨一看
五一长假期间,品史君偶然看到国学大师曾仕强的一段视频.他在其中讲到了这样一句话:从小到大,凡是话太多的人,第一个伤元气,身体不会好:第二个,人家听了就讨厌,这也正是我们在<易经>中所讲的那 ...
-
《世说新语》品藻故事(2)
52.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译:有人向桓温问起谢安石和王坦之两人的优劣.桓温正要说,中途后悔了,便说:"你喜欢 ...
-
这三种人,活得最累
王阳明<传习录>中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是根本,活得累,归根到底,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身体累了,只是一身臭汗:心若累了,人生再无奇迹. 练瑜伽.学太极 ...
-
王献之传
原文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薄,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朗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 ...
-
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代表处世必须要慎言,谨慎自己的言语,不可言语太多.因为话多容易失言,容易说错话,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招来灾祸.所以,孔子的教学分四科,而言语排在第二位,所谓 ...
-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说话的22戒!记下来,一辈子受益!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这句话意思是讲处世必须要慎言,不可多说话,因为话说多了很容易就会失言,说错话就很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灾祸.<弟子规>上面也讲,"话说多,不如少 ...
-
千古奇文:《二十二戒言》,字字千金,戒多言,言多必失!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说话二十二 ...
-
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
太史公曰: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
-
千古奇文《二十二戒言》,字字千金,戒多言,言多必失!
说话二十二戒 1.戒多言: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招来责怪和羞辱. 3.戒狂言:不要不知轻重,胡侃乱说.胡侃乱说,往往后悔. 4.戒杂言:说话不可杂乱无章.杂乱 ...
-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
懂得宽恕别人,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
懂得宽恕别人,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
-
【处世哲理】做人不可短视,更不可贪婪,确立好的人格,才能光芒万丈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做人不可短视,更不可贪婪, 确立好的人格,才能光芒万丈 -01- 一个人如果处于对钱的极度渴求中,这种渴求会占用他全部的认知带宽,留 ...
-
处世奇书《智囊全集》,道尽人生大智慧的智谋锦囊
雁过留声关注2021-05-07 12:03<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