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50元的蛋糕特价10元3份……临期食品安全吗?你会买吗?专家说……

原价50元的蛋糕特价10元3份

18.9元的香辣海带结卖4.5元

56元一箱的酸奶卖29.9元

12.8元的矿泉水现价0.5元

什么样的打折?力度如此之大?

说的就是  “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

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近年来

“临期食品”经济可谓风生水起

据媒体报道

我国临期食品的  市场规模超百亿

 4成受访消费者

表示愿意购买并推荐临期食品

很多超市设置了临期食品专柜

淘宝上卖临期食品的店铺

差不多近万家

某电商食品行业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约有200多万用户购买临期食品,  以年轻人为主,90后、大学生,包括在二三线城市上班的青年人  。

街头巷尾的临期食品专售店

生意更是火爆

几乎每天都人头攒动

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不少商家的难题

如今不但不愁销

还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并非只有老年人精打细算会过日子

临期食品早已成为  年轻人的新宠

据调查,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

26岁-35岁的占比为47.8%

同道中人还成立了专门小组

“用打折的价格,

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那么问题来了,

临期食品能不能吃?

长期吃会有损健康吗?

临期食品可以吃!

食品专家介绍: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它属于 安全食品 的范围。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  对于很多食品而言,特别是那些长货架期的食品而言,这个保质期都是有一定富余的。

买临期食品并不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是在靠谱的超市或其他正规渠道购买的,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长期吃有风险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范志红 解释:  安全与否要看食品的品质有没有变化。

“比如吃 薯片 ,即便是刚出厂,仍然有不健康因素。但是吃一个临期番茄罐头,完全没有坏,没有漏气, 微生物 没有超标,吃了仍可以增加矿物质、 番茄红素 。”

“但也有一些短保质期的食品,比如说巴氏奶要冷藏的,还有一些 豆制品 ,短保质期的食品临期安全的风险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一定要非常仔细。”

如何安全“捡漏”?

买临期食品时,也有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健康中国对此进行了科普:食物大体可以分为长保质期食物和短保质期食物。长保质期食物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比如真空包装的粮食、 罐头 、 方便面 、 饼干 之类。  即便到了保质期,只要储藏得当且没有开封,还是能安全食用的。

 鲜牛奶 、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 面包 、 冷鲜肉 等短保质期食物  ,如果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  这一类的临期食品需谨慎购买。

1.有些食品营养价值不高,比如薯片等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即使是低价诱惑也不宜买太多。      2.富含油脂的 坚果 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哈喇味,尽量购买新出厂的比较好。  3.建议购买小包装、而不是大包装的临期食品,避免来不及吃造成浪费。

人们对临期食品接受度高

国家对食品浪费问题十分重视,越来越多人的 消费观念 也日趋健康理性。不少曾热衷囤货的年轻人突然醒悟:  “与其买一堆食品在家里放成临期,还不如直接选临期食品,价格更划算。”

很多网友表示,临期食品的二次上架销售既减轻了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享受了低价,实在是一举多得。

特别提醒:

临期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但消费者也要酌情按需购买

买回去后尽快在保质期内食用完

避免变质造成浪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