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读女人之48-那个管我叫小姨的女孩

 我到深圳以后,哈尔滨老家的一个姨妈的外孙在网上跟我聊天,他说对深圳的感觉很好,印象最深的是干净,家里的家具一个星期不做卫生都可以没有灰,他说自己真不喜欢北方的寒冷,向往温暖的南方,我说那很简单啊,你来就是了,可以先在我家过渡三个月,然后自己出去独立。

这是我唯一一个发出邀请之后举家迁移到深圳的亲戚,尽管平常总不联系,但不管怎么样,在深圳有一个外甥还是不错的,何况人家还带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外甥媳妇小姨前后的叫着。

目前他在做琥珀加工的生意,发展得还不错。而她的媳妇,在开始跟我在深圳创业几年以后,也跟着外甥,参与到了琥珀与蜜蜡的销售行业中,目前她的淘宝店:清靓琥珀


十三年前深圳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先生特地叫了我身边的几个朋友,给我过生日。

记得是在蛇口的一个餐厅里,我甚至没有为这个生日特地修饰下自己,我点燃了自己的生日蜡烛。


在深圳我只有外甥这一家亲戚,做39岁,不做40的生日习俗,当然少不了他们,电话叫他们的时候,外甥告诉我,老家秋林百货的一个同事刚到深圳,留着她一个人在家里有些不妥,于是我很爽快地告诉他,一起带来,没关系。

外甥管我叫小姨,于是,她也跟着他们管我叫小姨,那一天,我三十九岁,记得当时在场的一个朋友还说了我,为什么不特地修饰一下,毕竟马上就吃四十岁的饭了,我一时竟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许在我心里,那个时候还是有点抗拒走进四十岁这个年龄的,我自己也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那个叫我小姨的女孩,挺文静的,或许是因为不熟,也没有多说什么话,一群的朋友里,就属她年轻,随意地聊了一下她到深圳的想法,她告诉我们,自己在哈尔滨做服装生意了好多年,因为谈了一场很心痛的恋爱,不想在哈尔滨呆下去了,25岁的她,想在深圳来找个工作,正好她的同事,我的外甥在深圳,于是,投奔了他们。

她说得也很直接,找工作的同事,要是能遇见个对象,那就最好了。职业习惯让我随口就回了一句:要不把你挂在我们网上试下怎么样?她都还没有回过神来,俺家的先生就举起了相机,嘁哩喀嚓来了几张。

她其实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被我们放上了网的,记得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对我说:小姨,我想找个中国的小伙子,外国的,还是算了吧!

在外甥和外甥媳妇家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她找到了工作,周末会到外甥家去蹭蹭饭,外甥媳妇清清那时候跟着我在一起工作,就会把网上的一些信息告诉她,她每次都不在意地回应着,她总觉得找外国人这样的事情有点不靠谱,既然嫂子做这个工作,配合下算了,何况说不准也能遇见一个。

翻译会问那女孩子信件里的回信内容,不忙的时候她也会自己回信,忙的时候就叫翻译直接回。她有时候也会直接去办公室看看,我们就会用摄像头给她拍些照片。

我总告诉她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归宿的。但我看她那状态,其实有点将信将疑,毕竟深圳这个地方,每个人活得都很现实和紧张,前途究竟在哪里,估计她也不是很清楚。

她会在偶尔来办公室的时候挑选下资料,她一门心思的想找个国内的小伙子,我们的网站上确实不多,即使有些华人,跟她年龄适合的个子都不高,她一门心思想找个高个子的。

 和丹麦的Peter见面的时间约的是2005年的5月2号,5月1号那天,想到他明天就要来中国,她有些害怕,从没有接触过外国人的她,特地到办公室跟我聊了半天,记得她那天还在说:小姨,你有没有自己认识的深圳的小伙子,帮我介绍一个算了,我真不敢找外国人呢!

我笑着安慰她:没有什么害怕的,见个面,感觉好就相处,感觉不好就尽下我们的地主之谊,拿出咱们中国人友好热情的姿态来,全当多一个朋友,呵呵。你知道他为了见你特地为你减肥吗?就是你在信件里说人家有点胖,他天天锻炼呢!说不准,你见了人家,就喜欢上了人家,你知道有多少中国女孩子接触了彬彬有礼的外国人爱上他们的事吗?!,这样。假期里因为翻译都放假了,我要我朋友的女儿陪你去,给你们当翻译的同时,也让你感觉到安全点。

那次正好我朋友的女儿刚大学毕业在深圳找工作住在我家,她的外语很好,于是当了一回假期的翻译,呵呵,正是那次翻译,朋友的女儿动了想找一个外国人做丈夫的想法,后来她也通过我们的网站遇到了自己的最爱,这就是后话了。


我确实是专家,一切都被我说中了,见面的一开始他们彼此的感觉就特别好,她千真万确地喜欢上了他。决定和他交往以后,她就带着他到办公室来找我。在办公室里,我得意地问她:怎么样,你现在感觉不一样了吧?

我像家长一样地问了他以后的打算。他告诉我,准备帮她办签证先去丹麦看看,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他回过头深情地看着那女孩子:你去我的国家看一看,我的国家很美丽,你会喜欢的,那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共同生活。如果你确实不喜欢或不习惯,那我就辞掉工作,到中国来和你一起生活!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那种真诚和专注,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了,我都差点掉了泪。

说实话,当时我对她和他的相处还是有一点担心的,毕竟语言,文化差异等等,对于她来说,要上的课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了。

 Peter走后她就辞掉了工作,回到哈尔滨专心办理去丹麦的签证。2005年9月23号她去了丹麦。她们在丹麦的教堂举行了婚礼。

去了丹麦后她用了好几年的时间自己主修了护士专业,还找到了不错的护理工作,很快地就融入了社会。同时还生了两个儿子,也邀请了父母去去欧洲几个国家旅行。

我想她那时候或许太年轻了,或许丹麦的童话降临到她身上,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回到哈尔滨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跟我联系,后来她的消息,我都是从外甥媳妇那里知道的。

我想我或多或少有一些介意,但我并没有跟任何人表露出来。

有一年我和她在QQ上聊天,我给她提了个意见,我说:丫头,你知道吗,可能你没有注意,你从没有跟我说过一次谢谢她在QQ上诧异的问我,是吗?我真的从没有跟你说过谢谢吗?我说是的,这样多年了,你真的没有跟我说过一次谢谢,你是不是应该谢谢姨夫给你拍的那张相片,你是不是应该谢谢小姨让你上网,鼓励你去见Peter......反正我总觉得,有一天你知道表示感谢了,懂得感恩了,才会真正的拥有美满,我也才会真正的对你放下心来。


那天的她在QQ上打满了整个屏幕的谢谢和鲜花,她说:“亲爱的小姨,一万个谢谢给你!,虽然这个谢谢来的有点晚!

我们谈到她的现在,她的生活,难免提到了我的外甥和外甥媳妇,她说,小姨,你知道吗?丹麦人也很喜欢琥珀,在波罗的海周边国家海边沙滩上有时就能捡到琥珀呢,你说是不是巧合?

想想也是,当时我的外甥和外甥媳妇把她叫来参加我的39岁生日宴的时候,丹麦,琥珀,这些词汇跟我们还真多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谁会知道,17年之后,会有着这样大的改变!

一直想给公司20年来那些东方情缘的爱情宝宝单独写篇文字,但一直都还没有真正落笔,今天,就让我先在写她的文字里,放上一张她的两个可爱的宝贝的相片,冰山一角的展示一下每次我看到那些宝宝的时候,心里荡起的那些温暖的涟漪。

 一晃眼,那个在我三十九岁生日那天管我叫小姨的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17年就这样匆匆的过去了,每当看到她的照片,想到那个生日的夜晚,我就不免感慨万千......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丨小说】吴国丽《娘亲舅大》(下)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吴国丽 [作者简介]吴国丽,内蒙古赤峰市人,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诗集<雁语集>,其小说,散文及诗歌发表于<中国诗> ...

  • 于恩胜| 会吃的外甥

    会吃的外甥 于恩胜/文 这天,是谭四僗六十寿日.他父母已故,按习俗,这是他的第一个大生日.离生日还有两个月,媳妇便问他怎么过,他冷着脸一声不吭.过段时间媳妇又问了两遍,他恼了:你怎么那么盼着俺过生日? ...

  • 我拍了拍你的肩,叫了声小仙女【上】

    〓 第 1392 期  〓 文|怀远   编辑|王成海 辗转反侧的一夜,醒来,拉开窗帘后已是新的一个月,但映入我眼帘的却不是新的朝阳. 我喜欢阴天,和我此刻的心情一样,没有了阳光的照耀反而让人可以看清 ...

  • 散文《送寒衣,泪满巾》

    又到了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虽然秋阳高照,但仍有说不出的悲切愁苦. 因为今年疫情,加上一些琐事要忙.就把今年祭奠这项任务,全权委托给四姐去完成.当四姐在群里发出消息,说已为父母上完坟回家了,让我们姊妹 ...

  • 除夕夜的年味儿

            俗话说,长姐如母.自从我父母和岳父母相继离开后,这几年的除夕,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受邀到我妻子的大姐家,偎着大姐和大姐夫,一起度除夕,品年味,过大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此前, ...

  • 丁姐读女人之七十九--Johnny与李姐

    我是翻译Johnny, 中文名任威,2012年12月份来到东方情缘上班,目前的东方情缘武汉公司的翻译主管之一,之前做过很多工作,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性质的工作.由于自身交际范围较小,几乎没接触过中年的 ...

  • 丁姐读女人之五十七--过客匆匆

     周末在家里清理相片,一张我和我先生还有一个美国会计师的合影进入了我的视野,人和人之间谁也说不清楚谁会和谁相遇,谁是谁的过客,这张相片,应该就是一个例证.  那是一个我们服务的女士,在我们代理的网络上 ...

  • 丁姐读女人之十七:我的淮民老兄

    淮民老兄(女)大我9岁,是我在19岁读自修大学的时候认识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这样叫她,或许我觉得只有这样称呼她,我才会感觉亲切,她每次总是一身军装静静的坐在她固定的位置上,我没来由的就喜欢上 ...

  • 丁姐读女人之二十---闪光的女人

    或许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和她第一次真正打交道是在QQ上,那时她在英国,很着急,也很无奈的征求我的意见. 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她通过我们的网站认识了一个英国人,彼此感觉很好,于是她告别了家人,热热 ...

  • 丁姐读女人之23---你是我的“菜”

    老武汉的人都知道徐家棚,徐家棚有个车辆厂,那是一个在文革年代和武重,武钢一样都很有名的大厂,而我今天故事的女主人,就是在那里土生土长的武汉女人. 武汉人有句土话,形容一个人一件事,对自己的胃口,用&q ...

  • 丁姐读女人之25,26,妹妹当‘妈’

    Viola 和 cathy是一对亲姐妹,回想起来,我和她们有限的几次见面,似乎都是和姐妹俩一起. 第一次见面是2014年的1月,我去武汉万达的东方情缘办公室处理一些事情,她和妹妹在跟一个同事在聊着网站 ...

  • 丁姐读女人之27--菲律宾女孩mai

    尽管自己很多年前就开始写单身女士,但计划写1000个女人的故事,是2014年的下半年一个很偶然的想法,我想把自己这些年接触的女性,一个个写出来,而且不再拘泥于单身,或许因为太熟悉单身女性,所以,回头看 ...

  • 丁姐读女人之28----人生的角色

       或许我们注定要在冬天里相遇,还是在漫天飘着雪花的时节.   微信圈里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数九寒冬还赶约会的,那是绝对的死党级别,而我们,真的是在窗外雪花飞舞,地上极容易摔跤的日子去赴约的,似乎,在 ...

  • 丁姐读女人之29---戒指可以挂在胸前

    因为计划把早期写下的那些故事一个个也陆续加入到我的丁姐读女人里来,所以,我在写新的女人系列的时候,就同时开始了回顾,因为在好长一段时间的工作中,这个故事给了我不小的震撼,所以,回顾,就从她开始吧! 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