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四逆汤——麻疹泻泄,臌胀,肢厥,无脉证

(0)

相关推荐

  • 麻黄,在坐骨神经痛、臌胀、肿瘤等病中的应用心得

    I导读:对于麻黄功用的了解多数人局限在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这几个方面.一般方书均列在解表散寒药之首.其实,麻黄的作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麻黄其他的功效.(编辑/闫奇峰) 通阳破结话麻黄 作者/ ...

  • 细辛治喑哑

    种树人种下的第534棵树 赞誉之词不多说,一起看看李老先生的最新医案集--<省名中医李鳌才内科验案经验传承集> 原书展示: 医案赏析: 湿阻肠道,传导失司案 陈某,男,12岁,学生.199 ...

  • 【临床医案:阴囊坠胀伴手心红点医案】

    林某,男,18岁,2019年11月16日初诊,手脚心出汗多年,手掌心红点伴痒,手指蜕皮.(背部出汗多年,在体能运动或者闷热情况下才出汗,背部不出汗,就表现为手脚心出汗,这是后来补充的,原来分开说,只说 ...

  • 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周威 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沧海遗珠,医家对此方少有关注.笔者在临证时发现适用此方的场合并不少见.故不揣简陋,将自己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文献考察 ...

  • 茯苓四逆汤临床运用经验

    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由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五味药组成.五味配合,既可回阳救逆,又能培土补虚 此方主治,仲景仅提出汗.下后"烦躁"一证,而分析其内容,确 ...

  • 此博文通过手机撰写(手机访问sina.cn)肠道病(泻泄、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病(泻泄.痢疾.溃疡性结肠炎)(2012-03-24 10:16:08)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中医一.泻泄(包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肝脾郁陷,致使水谷不分同趋二肠,是病泻泄.木郁则行其 ...

  • 经方大师王付教授解读茯苓四逆汤 和另外 1 个页面 - 个人

    经方大师王付教授解读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回阳益阴之功效.主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症见四肢厥逆.烦躁.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做欲绝. ...

  •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六)

    我们平常在调理泻泄,做经络灸的时候,还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的具体的体质来做,不能死板,一定要灵活运用,如果说泄泻了,那么平常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注意,有急症,有的体虚的,平常一定是注意保暖,免受六淫之邪, ...

  •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五)

    我们前面说了艾灸三步曲两步,近部行灸,循经行灸,还讲募穴行灸,当这些灸完了以后,那么我们还要配上辅助的一个穴位,按照阴阳平衡,上下清浊,还有一个就是合穴,所入为合,就像水流汇入大海,我们每一条经络都有 ...

  •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四)

    我们前面讲了泻泄重点施灸的部位,有的人说,我这一块皮肤产生了一种颜色的一种病变,新陈代谢慢,新陈代谢是西医的名词,新陈代谢慢,为什么新陈代谢慢?新鲜血液过不来,濡养不到位,这种地方都是我们重点施灸的, ...

  •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三)

    前面我们说了泄泻的几种分型,根据分型,我们说在灸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案不一样,我们从艾灸里面来讲,一般寒凉的,体虚的,我们基本上会归为一类,在临床上的六种分型的不同的表现,不一定都是非常复杂的六种方法 ...

  •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二)

    我们上一节讲了寒湿困脾的泻泄,还有一种泻泄是肠道环境比较湿的,也叫肠道湿热型,肠道湿热型具有代表性,有湿热,大部分就像体内有宿便一样,拉肚子的时候,他特别急,腹部比较很疼,然后急切的去上厕所. 拉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