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诗词会』第1期丨静夜思

请点击上方 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诗词鉴赏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蒙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作者逸事

李白名字的由来

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小考堂

1、大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2、李白的名字取自那句诗?

3、李白是最伟大的什么主义诗人,后人送他什么称号?

答案偷偷告诉你

1、李白和杜甫

2、李花怒放一树白

3、浪漫主义   诗仙

欢迎
报名
(0)

相关推荐

  • 古诗文学习013:一年级下册,李白《静夜思》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②[疑]好像. ③[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 ...

  • 多多读诗之李白《静夜思》由“床前明月光”而思

    作者按: 今天是元宵节,读诗不读有月亮的诗好像不合时宜,选读李白的<静夜思>亦不是最合时宜的,但就多多读诗来说,今天是元宵节,有月亮的诗且有争议的诗,今天读围观的可能多一些.呵呵.多多读诗 ...

  • 飞花令里读诗词——月

    今日行"月"令,我们按照飞花令最早的基本规则来:每一令七句,第一句的"月"字必须要落在第一个字上,第二句的"月"要必须落在第二个字上,以此类 ...

  • 『亲子诗词会』第2期丨草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 ...

  • 『亲子诗词会』第3期丨咏鹅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走近作者] 骆宾 ...

  • 『亲子诗词会』第4期丨悯农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走近作者] 李绅,唐朝人,他官至宰相 ...

  • 『亲子诗词会』第5期丨画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了,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了,鸟儿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 ...

  • 『亲子诗词会』第6期丨江雪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蓑笠(suō l ...

  • 『亲子诗词会』第7期丨夏日绝句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qu ...

  • 『亲子诗词会』第8期丨鹿柴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幽静的山谷看不见人影,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返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 ...

  • 『亲子诗词会』第9期丨敕勒歌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辽阔的敕勒川啊,在阴山脚下连绵伸展.天空就像一顶巨大无比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蔚蓝辽阔,原野茫茫无际.一阵阵风儿吹过,在牧草低下去的地方,一群群牛羊若隐 ...

  • 『亲子诗词会』第10期丨风

    请点击上方视频收看 学习 [诗词解析]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