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79):小小制玉系挂孔 钻孔技艺牛哄哄
相关推荐
-
【辽】四件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细节图览牛河梁出土
前几天,结合国博红山中国展和辽博又见红山展,整理出了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冢一出土的四件勾云形器的一些细节图片以飨读者,闲话少说上图. N2Z1C:7,1983年10月28日发现于N2Z1南侧墓群上部的黑 ...
-
辛学飞:研析红山文化玉玦制作的步骤及使用的工具
二.试分析红山文化玉玦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几种工具 (一)桯钻和管钻 红山人在制作玉玦的整个过程中,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就是图1.的桯钻和图2.的管钻这两种.桯钻应该是实心的,而管钻应该是一种空心的. ...
-
第1108篇 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3
(续) X 图4 四.玉璧 1.淡青色玉.长11.5,宽10.1厘米,圆孔直径2.5,厚0.7厘米,凌源三官甸子出土(图四:1).圆角方形,三面有刃,中间有一圆孔.上缘钻有直径为0.4厘米的小孔. 2 ...
-
红山玉箍的品鉴,了解制作工艺,提升鉴定眼力
在众多红山古玉中,我对玉箍,情有独钟. 玉箍,又称马蹄形器,是红山出土古玉中的典型器物.看似简单的玉箍,其实加工难度很大. 一.工艺 玉箍的加工,首先自上而下打一直孔,然后用兽皮等穿过,带动潮湿的解玉 ...
-
【玩玉随笔】古人制玉是否留皮?古人什么时候开始染色?古今染色技术让你大开眼界。
一,[古人是否留皮] 附着于和田籽玉表面的颜色称为"皮色" 对和田玉皮色的追求古来有之,因开采技术原因,古代皮色籽极少,皮色籽在古代尤为珍贵.在现代看来很差的皮色,古代都是极其珍贵 ...
-
古玉学步(205):古工制玉多震撼 宽线斜坡见一斑
高古玉宽线斜坡纹的纹饰特征 宽线斜坡纹是高古玉工制中精美震撼的纹饰之一. 宽线斜坡纹是继西周一面坡宽阴线之后的另一类创新型宽阴线.较早期的宽线斜坡纹大约起始于春秋时期,从河南博物院藏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 ...
-
古玉学步(197):精雕细琢制玉工 古今有别大不同
原创一夫之2020-02-05 13:13:12 看上去中规中矩.似乎古意盎然的玉饰件不一定就真古到代,很可能与古无缘,因为现代高仿的形纹已经可以与真古如出一辙.形神俱似,真仿之间几乎难分伯仲了.如这 ...
-
古玉学步(201):高古制玉工技多 细分阴线刻琢磨(上)
原创一夫之2020-04-08 10:01:19 高古玉制工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又因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而有纷繁复杂的差别.必须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统,才能辨工于细节,否则难免见仁见智.莫 ...
-
古玉学步(204):美玉琢制技艺高 胸藏型纹打样稿
原创一夫之2020-11-22 09:43:52 --古玉琢磨片饰器打稿工艺简述 古玉制作工艺因时代.区域以及饰品类型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异,这里仅就古玉片饰器的打稿工艺作简单举例介绍. 片饰器打稿分 ...
-
古玉学步(202):高古制玉工技多 细分阴线刻琢磨(下)
原创一夫之2020-04-17 10:34:22 高古玉制工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又因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而有纷繁复杂的差别.必须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统,才能辨工于细节,否则难免见仁见智.莫 ...
-
古玉学步(90):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
西周制玉工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勾撒一面坡"(也简称"一面坡").这种工法在西周玉器上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多见,是西周制玉工艺的典型特征之一. 题图:西周,曲沃晋侯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