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205):古工制玉多震撼 宽线斜坡见一斑

(0)

相关推荐

  • 『 汉代螭龙・圆雕与佩 』

    陋室精神 构文务求简约明朗 图片务求清晰馆藏 知识务求简单易懂 思想务求弘古宣扬 本公众号图文可自由下载欣赏  不可作商业用途使用,特此说明 螭龙 早期蛇形       晚期兽身 汉代人民由于对龙的极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2

    21.玉剑璏西汉前期高4.2 厘米 上宽4.3 厘米 下宽5厘米 中厚1.2 厘米1972 年湖北省云梦县大坟头1 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青色,略呈梯形,上端侧面有三个小圆孔,两面均阴刻几何形云纹. ...

  • 中国玉器大全(清)17

    321.和田玉瓜式洗 清中期 高 4.1 厘米 长11厘米 宽8.9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似瓜纵向剖开,五瓣瓜棱.柄部镂雕瓜藤,藤上生大小瓜叶五片,叶片曲卷折叠,形态各异,叶脉分明,一大叶贴于洗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 明)4

    61.白玉蕃人击鼓带板唐长4.5厘米 宽4.5厘米厚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为白色,局部有黄褐色斑浸,体呈扁平正方体.浅浮雕加细密的阴线纹琢刻一胡人,身着紧衣肥裤,脚蹬长靴,席地而坐.右手持棒,怀抱圆形瓜 ...

  • 【古玉知识】龙山时期制玉工艺浅析——勾转工艺

    每个时期的制玉都带有时代风格,龙山时期制玉的特点是:勾转--器缘镂空多成勾转L形.纹饰末端常成圆形勾转状. (一)勾转镂空 龙山时期玉器镂空使用软性线具配合砣具或桯具制作,软线拉切的方向与镂空的形状自 ...

  • 古玉学步(96):玉作蹦碴今古辨

    十分明显的仿工,为什么就是看不到? 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读了很多书阅了很多文,但都是囫囵吞枣,其实没有理解鉴赏的要领,看东西也是走马观花莫之所以:另一种是先预先设定心理标准,可能像应该像就是像,鉴真辨仿 ...

  • 古玉学步(80):玉面平静先勘砂 整器老旧辨风化(上)

    古玉辨识,料工形纹沁蚀包浆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 一件玉件到手,先从何处入手?本无一定之规,全凭各自经验.学步以为:玉面洁净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 八千年古玉文化的精髓在于:解玉砂(参见 ...

  • 古玉学步(81):玉面平静先勘砂 整器老旧辨风化(下)

    古玉辨识,料工形纹沁蚀包浆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 一件玉件到手,先从何处入手?本无一定之规,全凭各自经验.学步以为:玉面洁净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天地人白玉三连环 如 ...

  •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良渚文化在工艺上的神秘之处就是良渚的阴刻线(参见<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工序严谨如传神>),良渚文化玉器的阴刻线带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特征. (一)良渚玉器 ...

  • 古玉学步(148):玉染丽色有源头 尚古宋明老提油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大概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文明开始,伴随着制玉的同时,染色技术就同时生成了. 古籍<山海经>中记录的矿藏资源中,玉为第一,定然是逢玉必记的.<五藏山经>五卷 ...

  • 古玉学步(157):玉作六器礼为玄 璧琮圭璋护王权(上)

    玉璧贯穿整个古玉文明的始终,自文化期到当今时代,玉璧文化洋洋大观颇耐玩味. 从玉器文明开始的巫玉时代(文化期).到神玉时代(夏商周三代).到王玉时代(秦汉到唐).到民玉时代(宋以来),玉璧也走过了其所 ...

  • 古玉学步(158):玉作六器礼为玄 璧琮圭璋护王权(下)

    玉璧贯穿整个古玉文明的始终,自文化期到当今时代,玉璧文化洋洋大观颇耐玩味. 从玉器文明开始的巫玉时代(文化期).到神玉时代(夏商周三代).到王玉时代(秦汉到唐).到民玉时代(宋以来),玉璧也走过了其所 ...

  • 古玉学步(159):玉到高处堪共睹 不到开门非高古

    高古玉皆有开门特征窥斑见豹沧桑毕现 高古玉的"价值"是其含藏的华夏文明的文化特征,其中深藏的高古人文信息,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如果将高古玉"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