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48):玉染丽色有源头 尚古宋明老提油

(0)

相关推荐

  • 古玉沁色简述

    玉质入士千百年后,由于土壤中微酸或微碱.潮湿的作用,会出现斑纹.钙化.石化的现象,叫做"沁"或"浸",或叫"古".大致说,玉上带红色斑点的叫 ...

  • 古玉学步(41):线雕如何辨古工 拉丝或留定位孔(取芯)

    一夫之2018-05-02 06:50:17 线切割雕琢又叫拉丝工艺,是古玉加工广泛使用的工艺之一.古拉丝工艺由于是人工完成,笨拙古朴有迹可循. 红山文化马蹄形玉箍取芯的线切割 红山文化的线切割工艺主 ...

  • 古玉学步(42):线雕如何辨古工 拉丝或留定位孔(镂雕)

    一夫之2018-05-03 07:21:42 线切割雕琢又叫拉丝工艺,是古玉加工广泛使用的工艺之一.古拉丝工艺由于是人工完成,笨拙古朴有迹可循. 镂雕工艺的线切割 镂雕(图1),就是在玉料上把地子局部 ...

  • 古玉学步(35):桃花三月玩古玉 过水出灰正当时

    古人爱玉,爱得上瘾成癖:古人玩玉,玩出无限创意. 在古代,玩玉本来是社会上层士大夫的专属雅兴,料工型纹沁.浆壳透光气,带着高.大.上.精.尖的学究式文人色彩,普通人根本玩不不了,沾不上那个边,近不了那 ...

  • 古玉学步(89):新仿迥异古砣刀 痕迹解读电工雕

    仿古玉的死穴是:一支电动笔所留下的作工痕迹无法替代一台砣机具留下的作工痕迹.如今高仿已经走到电动打稿手工打磨(消除电动工具痕迹)的阶段,稍不留神就会认假为真,但毕竟仿就是仿,明察秋毫依然能够识破仿工的 ...

  • 古玉学步(149):谁说高古无大器 莫非商代有秘具

    首先说明:此篇猜想,可以任意拍砖,但是就算是我歪想,最好不要扔石头. 商代可能应该出现有早期类似"车床"类制玉砣机,后世已经失传. 关于砣机起源,学界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 ...

  • 古玉学步(151):石峁遗址石雕与古玉影响的思考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碳十四系列测年及考古学系列证据表明,石峁遗址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其在考古学 ...

  •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尚古宋明老提油!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大概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文明开始,伴随着制玉的同时,染色技术就同时生成了. 古籍<山海经>中记录的矿藏资源中,玉为第一,定然是逢玉必记的.<五藏山经>五卷 ...

  •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尚古宋明老提油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大概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文明开始,伴随着制玉的同时,染色技术就同时生成了. 古籍<山海经>中记录的矿藏资源中,玉为第一,定然是逢玉必记的.<五藏山经>五卷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