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59):玉到高处堪共睹 不到开门非高古

(0)

相关推荐

  • 明清玉之缕空拉丝痕1,注意(重点1):1...

    明清玉之缕空拉丝痕1, 注意(重点1):1,拉丝工痕是不平行的!!! 2,民国以后电动工具后才有平衡线条特征拉丝痕 3,定位孔必须是具解玉砂特征(后续再说) 4,拉丝痕表面包浆与玉器其他部位一致(高抛 ...

  •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鉴赏

    玉不琢不成器,俗话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古人琢玉必带祥和吉意!在没有任何电动工具的时代,可想而知完成一件带着复杂图案琢工的玉件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 当今玉易得,古代玉难求! 如何快速评判 ...

  • 古玉识趣(107):风蚀沧桑良渚琮 巧用蚀料作仿工

    --瞠目结舌的仿良渚工艺举例(2) 沧桑毕现良渚玉琮(图1): 图1-1 图1-2 难不讶异非常,惊叹人世沧桑.天然风蚀毋庸置疑,但是否真古到代依然需要一番考辨. 都整成这样了,难道还有疑问?那是当然 ...

  • 古玉识趣(108):威风凛凛红山鹰 真章处处见特征

    一件红山玉鹰的见真看点举例 玉鹰为古玉比较多见的题材,只是假仿遍地一真难求. 红山玉鹰的形制比较简明古朴,所以几乎有海量玉鹰可供把玩,但是真仿之间的判断则全靠细节考量的功夫了. 一件形制常见的玉鹰(图 ...

  • 古玉识趣(101):玲珑豆丁小玉鸟 沧沁古工有说道

    一件圆雕小玉鸟的沧桑古拙特征 藏友圆雕玉鸟(图1)求辨: 图1-1 长仅约2.9厘米.高仅约1.2厘米堪称分寸之末的丁点圆雕,看点却颇有说道,不失玩味价值. 图1-2 图1-3 古玉辨识虽然料工型纹沁 ...

  • 古玉识趣(102):逼真蚀料仿风化 细察塌缩留仿砂

    赏玉是一个静心陶冶的过程,辨玉是一场历练眼力的考试. 赏玉,要充分掌握古玉沧桑的全部特征而又能够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辨识于毫末之微.不漏真误假,免于失之毫厘谬至千里. 一件高古式素玉琮(图1): 图 ...

  • 古玉学步(171):不到开门非高古 趣赏红山与良渚

    一般战.汉之前为高古,则高古都有大约二千年以上的沧桑经历.既然高古,能传世的毕竟寥寥无几,大多为入埋后出土,其沧桑的老熟.沁入.皮壳.光气.神韵,皆有诸多明显特征,堪为有目共睹,称为"傻开门 ...

  • 古玉学步(133):多层镂空巧色雕 浑然天成意境高

    原创一夫之2018-11-26 08:51:41 在宋代发展的多层镂雕巨大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辽金元时期玉器的镂雕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 金代镂雕玉器多为以多层镂雕和立体镂雕工艺制作的带饰.炉顶(或帽顶) ...

  • 古玉学步(169):真有真章仿见仿 真古干净仿古脏

    玉到高处堪共睹.不到开门非高古.几近百中难遇一的开门古与九成多的低端仿都是一眼见识的事,只有比例很少一部分特征不明显的古玉和高仿品,确实耐人寻味,属于需要反复揣摩.谨慎辨识的一类. 虽然说料.工.形. ...

  • 古玉识趣(81):中规中矩商玉龙 细察原非高古工

    原创一夫之2020-02-04 16:24:21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龙佩(图1,以下称为"拍品"),形制纹饰中规中矩.沁色光气可圈可点,加之高端大拍的光彩熠熠,大多只剩欣赏的份了.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 古玉学步(207):古玉管钻何作工 现代石艺异曲同

    原创一夫之2021-04-16 14:08:43 古玉管钻取料打孔工艺的现代模拟演示 管钻是古玉制作打孔.取料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参见<古玉学步(59):红山蹄形良渚琮取芯技巧辨古工>和&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