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相关推荐
-
古玉辨伪-从认识现代机械加工痕迹开始(四)
2.启头圆形.圆弧形的电磨笔尖机器工: 下左图是山西卫视鉴宝栏目华山论鉴中,专家白海波鉴定为真品的西周玛瑙器,但遭到店主李磊的质疑.那么,这件东西到底是"西周"的还是"上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
-
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
一夫之 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高古玉的鉴赏者来说,把握这个砣刀技法的特征,对高古玉辨真识仿大有裨益. 高古玉的砣具阴刻线,在刀法的基础上形成技艺. (一)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 ...
-
古玉学步(193):良渚刻线呈沧桑 附着沁蚀显包浆
良渚文化在工艺上的神秘之一就是良渚的阴刻线(参见<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良渚文化玉器的阴刻线带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特征(图1). 图1-1 ...
-
古玉学步(87):砣具起源信哪家,采信实物说真话
一夫之 常常有藏友质疑:先弄懂新石器时代还出现砣具了吗. 学界关于砣具初现之年代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春秋.汉代之说.那么,究竟采信哪一种说法呢?本条以为:以出土实物为准,采信新石器时 ...
-
古玉学步(190):例举周工不用砣 工艺纯粹靠磋磨
原创一夫之2019-12-06 12:52:53 如前所述,制玉的原始工艺为最初的"磨",推磨是制玉工艺的起源(参见<古玉学步(189):碾琢刻砣源起推磨>). 推磨产 ...
-
古玉学步(146):古砣痕迹说(3)——刀刀见锋
原创一夫之2018-12-18 08:23:13 商代以后,阴刻线取代真阳线成为砣具作工的主流刻线,即使隐起阳线其实也是由真阴线构成的(假阳线). 阴刻线有长.短与粗.细之分,从砣具的有效行程来看,相 ...
-
古玉学步(144):古砣痕迹说(1)——砣具的历程
原创一夫之2018-12-15 10:02:32 古玉文化与砣具的发明和不断改进是紧密相连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砣具所产生的工艺痕迹也不尽相同.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制玉工艺,应该都是传承于新石器时代早. ...
-
古玉学步(145):古砣痕迹说(2)——切料推磨雕
原创一夫之2018-12-17 09:09:40 砣机发明以后,制玉进入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古玉的文明时代才真正兴起.目前已知(有考古发掘实物证明)较早开始使用砣具的为红山文化. 砣具在制玉的多个领域 ...
-
古玉学步(111):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3)
一夫之2018-10-15 09:03:25 (三)宽砣刀刀锋直线片切削 宽砣是古玉雕琢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砣具,除少数素器之外,绝大部分古玉器上都要见到宽砣的作工痕迹. 宽砣作工依然是<玉作图&g ...
-
古玉学步(109):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1)
一夫之2018-10-11 08:26:3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玉制作,利器一在于砂(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二在于砣. 古代砣具已经离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