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末书法家,实业家,擅长楷书,曾被当朝皇帝赞为“字圣”!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黄自元总结自己几十年书法心得撰写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是晋人钟繇,羲、献父子所开创的帖学传统。

黄自元自六岁始,从祖父德濂习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接着又学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帖学大家。为锻炼臂力,求得其笔下的精气神,他一直悬腕书写,常年坚持,每日一练几个时辰。其字学谁像谁,学一家成一家。

少小就名满乡里。后来,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其书法上的成就也为其荣登皇榜立下了汗马功劳。遗憾的是,虽其书法屡有变更,却不能独辟蹊径,难得当代书林见赏。黄自元一生书法创作颇丰,尤以楷书名世。他还有大量行、草书墨迹行世,这些写成了中堂、立轴、条屏、楹联、斗方、尺牍的书法精品或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或散轶于民间,或流传至海外。

其传世代表作品有《柳公权玄秘塔碑》(临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本),临摹作品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张茂先励志诗》、《楷书千字文》、《文天祥正气歌》等。

黄自元一生书法创作颇丰,尤以楷书名世。

书法艺术的力量表现在线条、字形、篇章三个方面。线条所表现的是笔力,字形所表现的是合力,而篇章所表现的是势力。

线条中的笔力,是书法力量表现的主要方面。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一文中十分强调这一点。他说:\"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而笔力的有无,一写下去立刻就可以看出来。\"

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摹柳体、欧体。楷字结构严谨、字形端庄、笔势舒展、参差有致。

黄自元是清朝书法家,尤以楷书著名,曾被当朝皇帝赞为“字圣”,其所刊印的字帖受到当时和后世人的欢迎,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更是影响深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