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七)
相关推荐
-
回忆满满,儿时甩黄豆,求学名!
行走瑶乡,记录生活,宣传瑶乡,共同努力! 编者按:小时候,觉得这个最有趣,今天看到,求网友们建言. 网上看到这个视频,想起了小时候家家户种毛豆的场景,从山地将青叶的黄豆树挑回来,放在晒谷场晒干,晒爆, ...
-
知青日记1975.9.2—9.4:寂寞、差距、不公平(徐景洲)
1975年9月2日 昨晚下了一场大雷阵雨. 早晨,小组的大多数人都要求趁下雨没活回家一趟,我走到半路又回来了,心里总觉不安,别人因没粮回家,自己干粮十足,回家去干什么呢?想家--这真也可笑! 离开了集 ...
-
那是一段融入记忆最初的岁月……
编者按: 百读不厌的知青故事,有一千个知青就有一千个知青故事.有"3000万知青"的说法,那就应该有"3000万知青故事"吧. 粗粗看完稿件,已是凌晨2点,虽然 ...
-
打冻场
作者 袁海善 编辑 伦智英 丰收大队第七生产小队,是一个深藏在长白山脚下皱褶子里,仅有一百四十几口人的小队.人民公社大帮哄时期,全队男女老少一年到头忙得脚打后脑勺子,满屁眼子的农活总也干不完.三忙两忙 ...
-
【美文选粹】陈永安丨父亲的奖状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陈永安:1963年生于山西万荣.曾在<山西文学>.<百花园>等刊发表小说八十余篇,著有短篇小说集<两个人的村庄& ...
-
秋收打场
秋收打场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东北农村的土地还是由生产大队统一管理种地,社员都去生产大队出工挣工分.从春天的种地.夏锄.秋后收割庄稼,到打场也都是生产大队来组织.打完场后,再给社员各家各户分粮食, ...
-
又到麦收季
又到麦收季 文/王凤贵 金黄的麦子.黝黑的收麦人.毛驴拉碾轧麦子的场院.麦秸堆里玩耍的孩子--非常熟悉的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每一幅画面都融入了血液里.刻进了脑子里. 麦收季一般在阳历6月 ...
-
能想想也是好的,仿佛那样的场景真的会被自己遇见 | 章铜胜
文/ 章铜胜 我们说的毛豆,是新鲜的黄豆.从青绿的豆荚里剥出豆绿的新鲜黄豆,清蒸,或是素炒,都很好,嫩且鲜美. 我很喜欢吃新鲜的黄豆和黄豆制成的豆制品.有一段时间,在外面应酬多,有时连续几天都不回家吃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一)
被拒收的知青(一)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孤零零的歌声回响在盖满大雪的群山之中! 1968年11月19日,八棵树公社夏家村的北山沟里,沿着崎岖的山路,一个青年从宫家岭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二)
被拒收的知青(二) 清河水当年还很充沛,即便是枯水季节,水面也有六十多米宽,河水最深处也有一米多深. 我准备过河的道口水面宽阔,大约有八十多米宽.由于这个地方河道宽阔,河水深度相对浅一些,即便这样,河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四)
被拒收的知青(四) 一句话,我的胃病,就是我12岁时挨饿落下的病根;话题扯得太遥远,还是言归正传吧. 我的胃越来越疼,急忙拿出书包里早已预备好的胃药<氢氧化铝凝胶>:这种药是水剂,每100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五)
被拒收的知青(五) 刘社长,名字炳星,年龄40岁左右,辽宁大学俄语系毕业.1970年底,由八棵树公社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门,负责对苏联的监听工作.这是我下乡遇到的第一个好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基层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六)
被拒收的知青(六) 刘炳星社长慷慨陈词,讲了半个多小时,全场一直鸦雀无声;公社社长还是第一次到叶家村来开会和讲话. 事后,大部分社员讲到刘社长时,都竖大拇指,"有水平!那真是大领导呀!&qu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八)
被拒收的知青(八) 一个多月后,我和社员们都混熟了. 一天,我们队里的大黑儿马在场院里边休息边捡场院掉在地上的粮食吃.社员问我会不会骑马,我马上说:"会骑!"其实我从来没有骑过马.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
被拒收的知青(十) 紧接着,学校广播站又喊道:"反革命分子宁培信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 "坚决打倒反革命分子宁培信!" "全校革命的同学们紧急行动起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九)
被拒收的知青(九) 宁培信和王威急忙过来看我的伤口,只见我的左上臂种天花处,有一个椭圆形的齿痕,两边的牙印已经深入肌肉,鲜血淋漓:椭圆形内部肌肉已经变成黑色,痛入骨髓.这个大伤口,直到三个月后才结痂封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一)
被拒收的知青(十一) 因为当时还没有开展全国红卫兵的大串联活动,所以,北京没有任何接待学生的地方.我们在沈阳出家门时,按计划准备在北京呆十天.每人当时带了十斤粮票和十元钱,这也是我的家庭能拿出来的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