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爱好打排球?呼吁年轻人多锻炼,直言自己打不动了

日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如今的年轻人能够多多从事体育锻炼,并透露自己非常喜欢排球运动。在球场上,自己会经常会全身跃起,单掌扣杀,或者蹲下身子,奋力补救。不过由于年龄原因,袁老自己也感慨:“我现在年纪大了,打不动了。”

其实袁老从事的并非竞技排球,而是比较小众的气排球。在我国,排球运动因为中国女排的长盛不衰发展并不缓慢,虽然和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相比,排球的发展有些相形见绌。基础薄弱,从事人群少以及职业化发展程度低都是竞技排球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境。而相比竞技排球,气排球则更为小众。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气排球由软塑料制成,比赛用球重约120克, 比普通排球轻100-150克;圆周74--76厘米,比普通排球圆周长15-18厘米。如果将竞技排球比喻为铅球,那么气排球则更像是气球,因为材质的不同,气排球在空中飘游缓慢、容易控制,更容易适合于老年人的眼、手、脚的节奏。此外,气排球运动的场地和球网高度都要大幅度低于竞技排球。

学习竞技排球对于爱好者来说最大的阻碍就是上手较慢,没有接球技术基础几乎很难入手竞技排球,而气排球因为上述的特点则更易上手,不少网友也都因此认为气排球更适合排球运动的推广。

但事实并非如此。和竞技排球相比气排球发、扣、拦、垫、传等技术环节更难把握。入手容易、精通却很难,不少业余排球的高手在面对气排球时也是一筹莫展。当然,有着竞技排球基础的爱好者在学习气排球时要更加容易。

但气排球并不是适合每一位排球爱好者。气排球的许多技术环节和竞技排球是相违背的,如果在气排球中形成了肌肉记忆,对于打竞技排球也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竞技排球在扣球时应尽力收腹,用大臂带动小臂,更加强调对球的包裹性以及人球关系,而气排球在扣球时更强调瞬间对于气排球击球点的把握,中上方的击球点在气排球扣球中显得尤为重要。

也因此,气排球并非是排球运动推广的答案。

高水平的气排球运动同样精彩,当然也同样释放着暴力美学。如果只是将气排球作为一项消遣,各位排球爱好者可以去学习钻研气排球的打法,但如果想要将气排球打为竞技排球那样的效果,没有几年的排球基础,怕是很难做到了。当然,不要怪笔者没有提醒你哟:学习气排球,对打竞技排球没有太大帮助。

(罗掌柜)

(0)

相关推荐

  • 【元拴吉专栏】 悼念袁隆平院士

      悼念袁隆平院士        文: 元拴吉       高山垂首       江河哭泣       天人泪目       为公悲惜       饮水思源       温饱思袁      " ...

  • 致敬袁隆平院士

    细雨纷纷似泪流,天地同悲院士走. 万人捧花献英雄,国之栋梁美名留.

  • 余顺亮:挽袁隆平院士

    挽袁隆平院士 作者:余顺亮  国士无双, 九十一年殚精竭虑, 为人间温饱, 逡巡广袤田畴, 建历史功勋谁可比? 悲哉! 中华五月失骄子: 英才有梦, 数千万里沐雨栉风, 向科技高端, 培育丰收稻黍, ...

  • 看别人钓鱼,为什么这么开心?

    钓鱼的快乐 不只属于中年人   外滩君自己也没想到,年纪轻轻最近却有了个中年人的爱好--钓鱼. 准确地说,是"云钓鱼". 每天睡前,我都会看网上别人钓鱼的视频,本想助眠没想到越看越 ...

  • 缅怀袁隆平院士

    仓廪充实民无忧,杂交水稻拔头筹. 斯人逝去国同悲,苍天流泪山低头.

  • 国士无双!袁隆平逝世:​热爱体育终身运动成就中国粮食传奇

    今天无疑是让人忧伤和深刻缅怀的一天,两位国之脊梁,同时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分别于今天下午相继离开人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 ...

  • 给县领导的感谢信(一)

    尊敬的江书记: 我是县老年体协气排球专委会主任.人社局退休干部xxx,我代表县气排球爱好者,向您给与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气排球运动是我县的体育 ...

  • 追思袁隆平院士

    追思袁隆平院士

  • 【简心诗苑】莺啼序·追悼袁隆平院士(外一首)

    莺啼序·追悼袁隆平院士(外一首) 功臣范先院士, 巨模大圣. 稻之父, 硕果惊天, 鼎铭千古欽敬. 小魔恶, 阎王更霸, 相携夺俊索袁命. 泪横流, 天哭英魂, 万民悲送. 赤胆忠心, 志翥宇宙, 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