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证
相关推荐
-
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证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证的应用
-
半夏泻心汤【第665期】
上期原医案 程某,女性,33岁,1967年3月7日初诊. 原有肝炎,近1个月来恶心纳差,心下痞满,腹鸣便溏,舌靡且痛,苔黄,脉细弱. 处方:半夏12g,党参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0g,大 ...
-
半夏泻心汤,有三个证最重要
中医书友会
-
大黄附子泻心汤——胸痹,癫痫,神经性头痛,顽固性牙痛
20胸痹--闫云科医案 李某,女,68岁.患高血压.冠心病十余年,服依那普利.倍它乐克等药,血压.血脂.血糖皆在正常范围,唯胸膺憋闷,短气不已,动则尤甚.神疲乏力,头晕目眩.不心悸,不水肿.胃纳可,口 ...
-
读方与用方(15)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
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
-
黄连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均为寒热错杂证,二者有何不同?试从病理、主证和治法上说明之
黄连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均为寒热错杂证,二者有何不同?试从病理.主证和治法上说明之. 答:黄连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均为寒热错杂之证,用药仅一味之差,但其病理.主证和治法大不相同,前者为阴阳升降失常的上热下 ...
-
半夏泻心汤证不是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 ...
-
原创 | 半夏泻心汤证不是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 ...
-
刘渡舟经方医案(半夏泻心汤证)
图:中药半夏 41.半夏泻心汤证 痰气痞案 刘渡舟医案:张x x,男,36岁.平素嗜好饮酒,常饮又多饮,日久之后,酒湿内伤,脾胃失运,中气不和,痰从中生,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而成心下 ...
-
胡希恕老先生白话解读—《伤寒论》第149条(半夏泻心汤证)
华医世界 图左*著名中医学家胡希恕老先生 <伤寒论>是一本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一部中医经典,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 ...
-
半夏泻心汤证治集要(二)
基本方药:半夏12g,黄芩12g,干姜3g,党参30g,炙甘草5g,黄连10g,红枣9g.临床运用时,首先视寒热之轻重,灵活调整干姜.黄芩.黄连的用量或取舍,并据<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原方后 ...
-
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 ...
-
高建忠: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 经方派
半夏泻心汤是常见的经方之一,我们一般认为本方主治寒热互结之心下痞证.在本讲座中,高建忠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并紧密结合临床,对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寒热互结的具体内容,人参主治心下痞是否正确,以及该方的 ...